第八章:風雨驟變(1 / 2)

項梁=武信君,武信君=項梁。

這個等式很簡單明了,就好比大米等於飯,飯等於大米一樣。

項羽的接連勝利,讓項氏集團聲名遠播,作為項氏集團的總經理。項梁同樣掩飾不了他內心的喜悅和激動。是啊,連東方不敗都被他們打敗了,這秦軍之中還有誰能是他們的對手。

他大手一揮,兵分兩路全麵打擊秦軍。

一路進攻濟水南岸很遠的定陶,上次項羽大放異彩,這回攻定陶城的事他就當仁不讓了,親自主刀出馬了。

另一路派項羽和劉邦派去攻打濟水邊上的城陽(山東省濮陽附近)。

一到城下,項梁才發現,看似小小的定陶並不好攻,城牆堅韌,防守密極。是塊難啃的骨頭啊。

單是這些也不打緊,關鍵是這個時候老天也偏偏不作美起來,項梁的軍隊才到城下,就下大雨了,而且這雨一下就沒有想停的跡象。

項梁又不甘心撤兵,他第一次帶兵攻城總不能讓人小瞥吧。但雨這麼大,又不能攻城。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項梁沒撤了,隻好整天和士兵們躲在營帳裏借酒消愁。

這樣一來,定陶的守軍日子也不好過,項梁軍就在城外,他們整天提心掉膽。

這裏順便還說一段小插曲。據說,一個守城士兵呆呆地站在那裏看了一天的雨,居然吟唱起張宇的那首《雨一直下》來,其先知先覺的超前才智真是令人豎大拇指。

“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

流行歌曲就是流行歌曲,這歌一經出台,不說城裏的人相互傳唱,更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從城裏傳到了項梁軍中。

因此,項梁手下的士兵們被雨困在營裏無所適事,不少人在借酒消愁的同時敲碗擊筷,用粗獷而豪邁的聲音生情款款的唱著這首歌,一遍又一遍,永遠都不覺得厭倦。

後來連項梁也迷上了這首歌。

那天夜裏,傾盆大雨還在下,項梁聽著帳外的雨聲,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哼唱起這首超流行的歌來。

就在項梁唱歌的同進,有一隊人馬卻神不知鬼不覺,悄悄地向他的大本營靠近過來。當然,如果你認為他們是被項梁的歌聲所吸引過來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章邯和他手下的士兵在這麼黑的夜裏,踏著這麼泥淋不堪的路,不是來聽歌的,而是來提項梁大軍的腦袋的。

可憐的項梁同誌,正陶醉在自己美妙的歌聲中,一曲末畢,便定隔成了永恒,永遠也不能把這首歌唱完了。

士兵們最近也被這首流行歌曲燒壞了腦子,幾天歌唱下來,個個都想當音樂家似的,搖頭晃腦,唧唧啊啊,醉生夢死的,早把打仗這老本行給忘了。

章邯看著這一群一點反應都沒有的項軍,心中的氣就不打一處出來。是啊,老子大老遠跑來,你們也不接待一下,真是太沒禮貌了,得給你們點顏色看看。

接下來什麼叫“斬草除根”,我們從章邯身上可以徹底領悟出來。

單從這裏來看,項梁的兵分兩路進攻的軍師決策是失敗的,這使得他原本就不多的兵力更加分散了。

再加上項梁唱歌天賦明顯大於做戰水平,他的大軍不全軍覆滅才是不正常的呢。

而此時的章邯見項梁死後,他認為項羽、劉邦已成不了氣候,揮師北上去掃蕩趙國去了。

後來章邯知道項羽和劉邦才是他真正的對手時已悔之晚矣。如果此時他能剩勝追擊的話,項氏集團和整個楚國都很可能會麵臨徹底的滅項之災。

項梁的死,對於項氏集團來說損失慘重。

而年輕的項羽自然繼承了項梁的衣缽,隻是他畢竟還年輕,沒有了項梁那種地位和權力。

楚懷王乘機把軍事的領導權給奪了回來。

前麵已說過,楚懷王即位時是一個隻有十二歲的牧童娃。

不過,別看他年紀小,自從當了大王後,舉手招足之間悠然自得,神色自若,仿佛天生就是做君主的料。

為了防止章邯采取進一步軍事行動來攻。楚懷王聽從劉邦的建意,把國都從盱台遷到了地理位置優越,城防堅固如鐵的老革命根據地——彭城。(今江蘇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