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心二意中搞定巨鹿之戰(1 / 2)

巨鹿之戰其實真正的硬戰才三天,但也就這三天徹底改變了革命軍和秦軍的命運。

項羽奪了軍隊的領導權後,首先派英布和蒲將軍率兵兩萬二萬為先鋒,渡黃河去支持救巨鹿。

聞說英布等人和秦將王離在巨鹿城外打的難解難分之後,項羽不再遲疑。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項羽率領全軍橫渡黃河開赴前線。出發時隻帶三日幹糧,流了河就鑿沉船隻,摔破鍋釜,(沉船,破釜甑,燒軍帳。每人各持三日糧)下定與秦軍決一死戰的決心。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

項羽命楚軍隻帶了三天的糧,也就是說這三天內就必需要徹底打敗秦軍,我們且來看這三天的進展吧。

來到巨鹿城外,項羽一馬當先,首先給了王離一個下馬威。

王離是章邯手下得力幹將,自出道以來,鮮有敗跡。

剛開始,他仗著自己人多,想衝進楚軍,殺他們個人揚馬翻。但楚軍在項羽的帶領下無邂可擊,很快就敗下陣來。

就這樣敗了又攻,攻了又敗,當時真佩服王離的不服輸精神。俗話說事不過三,三進三退,王離這才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他跟項羽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將領

在圍棋中習慣把頂尖棋手分一流和超一流。其實一流和超一流之間也許就隻是隔了一紙的頸瓶,但如果這層紙一直不能捅破的話,一流棋手也隻能一輩子望“超”興歎。

現在的王離和項羽就好比是一流對超一流一樣,一字之差,差之千裏。

王離既然打不過項羽,那就隻有一條路可走了,這條路隻有一個字:逃。

這就是第一天的戰況。

結果是項羽首戰告捷,雖然取的戰利品有限(還好,此番那專撿戰利品的劉邦不在),但對楚軍的士氣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聞說王離首戰失利,章邯又驚又怒。

是啊,曾幾何時,他幾乎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但項羽上次把他整的很沒麵子,如果不是後來利用項梁的大意,偷襲得手,來了個“雨中驚魂”。隻怕他的顏麵就無存了。

這一次他豈會放過和項羽第二次較練的機會。

細心的讀者還記得,項羽和章邯的第一次交戰其實很文明,延續了中國做戰的傳統作風,將對將,兵對兵。

當時章邯在項羽出神入化的“落英繽紛掌”的攻擊下,心存怯意,不得不丟了“東方不敗”的帽子逃走了。

這一次,章邯自然想再跟項羽來個大比鬥了。

但這隻是章邯一廂情願的想法。

雖然隻有短短幾個月,但這幾個月項羽已經完成了褪變。經過了這麼多人情故變,已變成熟了很多。上回兩雄交手,為了驗證對方的本領才單打獨鬥了一回。但此時情勢就不一樣了,自己的大軍昨天初戰告捷,士氣正旺。

章邯,你想單打獨鬥,對不起,恕不奉陪。並肩子上哦,群毆!

接下的戰場就是混亂一片,隻見項羽帶領的楚軍亂打亂殺,見了秦兵就殺見了秦將就砍,毫無章法可言。

可憐訓練有素的章邯大軍被“蠻不講理”的楚軍衝的亂七八糟,烏煙瘴氣。

接下來的事很簡單,秦軍敗的一潰千裏。項羽率領楚軍直追殺秦軍到天黑才意猶末盡的收兵。

這是第二天戰況。

結果依然是項羽大勝,戰功輝煌,殲敵無數。

第三天,天剛剛亮,項羽便招集全部楚軍,招開了一次軍事大會。

昨天打敗章邯後,今天項羽準備和王離在巨鹿城下決一死戰。巨鹿之圍能不能解,趙王能不能脫困,成敗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