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有多少戰役值得期待(2 / 2)

劉邦見他談吐不凡,心知他並非等閑之輩,趕緊站起身來,向他陪理道歉,並讓他上坐。

酈食其見態度極為恭敬了,接下來把畢生所學的知識派上了用場,先是多方位多層次地分析當今天下局勢,然後是高談闊論論戰爭方略,最後是口若懸河談排兵布陣,總之,主考官劉邦聽了大讚“人才啊人才” 。二話不說,當場就錄取了他。

接下來陪吃陪喝的事就不用那兩名侍女費心了,由酈食其來代勞。

酈食其果然是聰明人,為了做個更高一點的職務,他充分利用陪吃陪喝的時間,向劉邦提出了智取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的建意。

這個建意還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他親自出馬,憑著和陳留縣令的老交情,看能不能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陳留縣令直接在城中豎起白旗。

如果陳留縣令敬酒不吃吃罰酒,再采取第二步:他在陳留縣城做內應。

最後的結果很簡單,陳留縣令不肯降白旗,劉邦在酈食其裏應外合下一舉拿下了陳留。

劉邦也不是吝嗇的人,見酈食其一來就立下大,當即把他的職位定為廣野君,留在身邊當秘書。

看到哥哥一出來就飛黃騰達,酈食其的弟弟酈商也不甘落後,當下率領四千餘名革命軍來讚助劉邦。

作為回報,劉邦大手一揮,弄了個“裨將”之職給酈商當。

後來因為酈食其一流的嘴上功夫,常常被劉邦派去各國出差(古時叫使者),商討共同聯合抗秦之事。後來聰明反被聰明誤,終因“欺騙罪”被齊王田廣處以鍋煮之刑,這位優秀的“奇談家”才結束其光輝而燦爛的一生。這是後話。

綜合評論:智取陳留是劉邦領導的西征革命軍取得一個重大勝利,它不但擴大了劉邦革命軍的實力,而且為他進一步的西征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三、開封之戰

進軍時間: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三月。

進軍前提:陳留得手後,西進革命軍士氣大振。

大事記要:劉邦乘勝圍攻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同秦王朝開封守將趙賁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這一戰雖然打得越賁損兵折將,但開封城牆堅厚,難以攻克。

正在蕭何、曹參、酈食其苦思攻城良策時,秦將楊熊帶在隊人馬來支援開封,於是三人建意先幹掉這一路遠道而來的疲憊之師再說。

劉邦立即撤離開封,率軍直搗楊熊的落腳地白馬。接下來,雙方在白馬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隨後,雙方再戰於曲禺(今河南中牟東北)。

綜合評論:兩次戰鬥,義軍都獲得了很大的勝利,劉邦的革命軍進一步壯大。

四、潁水之戰

進軍時間: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四月。

進軍條件:在開封外圍被劉邦打敗後,楊熊退守滎陽,秦二世聞言大怒,以作戰不力把楊熊斬了。少了絆腳石,劉邦當即率領革命軍向六國時韓國的屬地擴展。四月,攻克潁水(今河南禹州)。

大事記要:

在潁州,劉邦和後來成為漢中三傑之一的大智謀家張良第二次相遇,兩人再續佳緣。

原來當初張良跟著劉邦歸順項梁後,項梁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擁楚王之後為王,楚國就這樣複國了。

當時其它各國紛紛複國,唯他韓國沒有複辟,於是告別劉邦去韓國組織複國之路。

但複韓的路雖然順利,但由於他們軍隊太少,一直不敢和秦軍正麵做戰,東躲西藏黯無天日。

此番聞劉邦帶西征大軍經過此地,張良便率部來支持劉邦。

綜合評論: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占領了原屬韓國的大片土地。西征大軍節節勝利。

五、洛陽之戰

進軍時間: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四月至五月。

進軍條件:項羽已成功消滅了圍巨鹿的秦軍王離部隊,正全力追擊章邯部隊。而趙國將領司馬仰要搶渡黃河,準備先行入關。

大事記要:

誰最先入關,誰就是關中王。楚懷王這話不單單是對項羽和劉邦來說的,對其它各路革命軍也一樣。劉邦頓感火燒眉毛。

劉邦為爭先入關,從潁水北上,首先占領了平陰(今河南孟津東北),控製了黃河渡口,看你司馬?還往哪裏進軍。

接著,劉邦又進軍洛陽,企圖由此打開通向關中的東大門函穀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的道路。

綜合評論:劉邦的革命軍在洛陽東郊同秦軍進了激烈的戰鬥,革命軍雖然英勇作戰頑強拚搏,但是未能取得勝利。西進的形勢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