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齊國百姓可不是不好惹,他們雖然對“齊天大聖”田榮不滿,但項羽“坑殺”齊軍的事他們沒有再選擇沉默,而是選擇了爆發。
這時田榮的弟弟田橫出場了,隻見他振臂一呼,組織起爆動的軍伍,把項羽新立的“齊天大聖”田假趕出了城陽。
項羽又過了一回坑殺的癮,還立了一個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新“齊天大聖”,然而他還沒來得及舒一口氣,就聽說田橫又要造反,便正要組織人馬去殺他個人揚馬翻。
這時卻傳來殷王告急的事消息。
“什麼,漢王在圍攻殷王?他不是已經得到了三秦之地了麼?”
CJ的項羽直到這時才明白他被張良忽悠了。
當然,CJ歸CJ,危及時刻,項羽還表現出一個優秀將領所具備的才能和素質。
他簡單的做了一下形勢判斷,認為這齊王隻是彈丸之地,這裏的叛亂不足為慮,劉邦暗度陳倉平定三秦,現在又揮師南下,看來劉邦這是擺明了要和他爭天下了,那裏才是重中之重。
項羽當機立斷,給了殷王司馬仰這樣簡短有力的回付:援軍馬上就到。
司馬仰接到項羽的回信後,如同溺水的孩子抓住了一根稻草般歡心鼓舞,他握著這張“免死護身符”,充分做好了堅守朝歌的準備。
他當時的如意算盤是這樣打的:等項羽兵一到,漢軍便會兵敗如山倒,到時候他就會因為堅守抗敵有功而得到項王的嘉獎。
劉邦當然也不是吃素的。
你想立功是麼?我偏不給你立功的機會,乘項羽還沒來我先撤,就是讓你無功可立。
司馬仰眼見漢軍一夜之間走的無影無蹤,煮熟的鴨子豈能讓他飛了。立功心切的他一聲令下,手下的士兵便爭先恐後去追漢軍。
追了一程又一程,踏了一山又一山。追到了大半天,司馬仰不由納悶了:這漢軍難不成學了遁隱之術麼,怎麼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呢?
“看來這次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了!”
司馬仰感歎著,突然發現他們此時已追到一個險峻異常的山穀裏。
接下來和我們看《三國演義》時經常看到中了埋伏的人所說的話一樣,司馬仰說話了:“此處山高路險,如有埋伏,如之奈何?”
按照常理,這個時候發這樣的感概多半是沒有用的,隻是為了渲染一下氣氛。
果然,司馬仰話間末畢,隻聽見一聲炮響,漢軍突然從四麵八方湧出來了。
司馬仰直到這時才如夢方醒,上了漢軍的當了。
這個世上沒有後悔藥,擺在司馬仰麵前隻有一個字了:逃!
事實證明逃跑也可以看出一位將領所具備的素質。比如說司馬仰他可以一路狂奔,也不知道踩死了自己多少士兵,終於一馬當先,第一個到達目的地——朝歌城下。
“快開城門!”
然而,城門還沒打開,樊噲已經追上來了,他先使出偷學過來的項羽的“獅子吼”功夫把司馬仰震的雲裏霧裏,然後輕而易舉著生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