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煮熟的鴨子飛走了(2 / 2)

這下魏豹的待遇就和以前有天壤之別了,以前劉邦敬你一個諸侯,是一個大王。現在呢?回敬你是一個階下囚,一個敗軍之將。

雖然劉邦並沒有把魏豹給關起來,但他的家人卻為此遭了秧,他們的身份一夜之間由貴族變成了奴仆。

巨大的反差,魏豹從此變得消極多了。因此在這場滎陽保衛戰中,他和手下那點屈指可數的魏兵成了最悠然自得的人了,城破與不破,好象都不關他們的事一樣。

劉邦逃走時,他主動請纓留下來堅守滎陽,說是願為國損軀,報效國家。他說的好聽,其實是不想再跟在劉邦屁股後麵,整天看的冷臉白眼。

人最終是留下來了,但麵對防守他很是不甘心,和其它人都拚命去守城不一樣,他每天飲酒作樂,打磨時光。

當然,這其中還有兩個讓魏豹對劉邦耿耿於懷的原因:

1、劉邦害死了他的老母。

當然,這個害死主要是說間接的,“披著羊皮的”劉邦還不致於直接去幹這種事,如果真是這樣,他道貌岸然的仁義之偽善麵目不就一去不複返了嗎?

魏豹的老母其實是一直放不下心中那個結:魏家世世代代為王親貴族,怎麼一夜之間就變成這樣了呢?鬱鬱寡歡中,她不久就含恨而去了。

母親的死給了魏豹極大的打擊,他的淚水中不僅僅是傷悲,而包含著仇恨的種子在燃燒。

2、劉邦搶了他的女人。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項羽在齊地時聽說他的老窩被劉邦占領了,他後宮的美女被劉邦睡了,他心裏那個恨呀。於是化悲憤為力量,三萬精兵馬不停蹄,不到半個月就把劉邦的四五十萬大軍打的灰飛煙滅了。

由此可見男人衝發一怒為紅顏是很可怕的。

而魏豹後宮佳麗雖然不說沒有三千,但也至少有好幾百吧。但他最龐愛的卻是一個叫薄姬的女子。

又是一個姬字,看來秦漢那個時候女人對姬這個字情有獨鍾,而通常帶姬字的女人都很美。

虞姬就不用說了,那個美啊,讓項羽為之傾狂。戚姬自從在逃難過程和劉邦一夜風流後,劉邦對她一直念念不望,後來他當了皇帝時,戚姬成了他的貴妃。

而薄姬也不例外,他成了魏豹的最愛。但魏豹成為階下囚後,薄姬被好色的劉邦瞄上了。

劉邦那是啥人,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風流不下流。很快魏豹的美人就被劉邦奪去了。便且在逃跑過程中還不忘了這個美人,把她一起帶走了,由此可見劉邦對這位美女的喜愛程度。

猛將易得,美女難求。這怪不得劉邦啊,古今帝王將相又有哪個不是這樣呢?

因此,麵對項羽的猛攻。魏豹明義上是在喝酒裝醉,但實際上卻在內心掙紮著下一步該怎麼辦?

或者說,在反與不反中他還在掙紮。

按他“勢力主義”的風格,還掙紮個屁,此時再投靠項羽就是唄。但問題是,他的家人(加上沾親帶故的,簡稱為祖宗十八代吧)現在都還在城裏,冒然去投,且不論項羽能不能再接受他的“三進宮”,讓周苛他們知道了,他的祖宗十八代馬上就會成為刀下之鬼。

隻有弄個萬權之策才好。這是魏豹心裏的真實想法。

然而,就在魏豹“暗自密謀”時,周苛和樅公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對魏豹反常表現很是注意。

他們一邊叫士兵們在守城時高唱國際主義和平歌,這一招還真靈,項羽手下的士兵本來就對劉邦已逃出城而失去了那種攻城立下戰功的衝動了。此時見他們的歌聲淒涼,攻城也就變得有氣無力,漫不經心起來。

在防守壓力稍稍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周苛和樅公兩人忙裏偷閑,進行了一次緊急政治揍商,兩人商議的結果是:與其等魏豹來造反,來砍他們的人頭,不如先下手為強,把他幹掉再說。

於是,第二天晚上,周苛派人把正在喝酒的魏豹叫到了自己的帳中。理由很簡單,就是要商量重要的事唄。

到了之後,周苛和樅公的分工很明確。樅公負責接待工作,又是弄茶水又是切水果(隻差當時沒有煙發)。隨後就和他探討起戰局的事,兩人越談越來勁,把主將周苛當成透明的,涼在一邊不聞不問。

周苛可不是省油的燈,他悄悄站起身來,開始練劍了,利劍出鞘,一道劍光閃處落下了一顆血淋淋的人頭來。

除掉了魏豹後,滎陽沒有了不和協的因素,周苛和樅公的防守更加嚴密起來。

而項羽在不知不覺中又一次錯過了裏應外合攻下滎陽的絕好機會。當然,這不能怪項羽,他壓根兒就不知道魏豹心裏的想法。怪就怪魏豹做事不果斷,猶豫不決中被人家先解決了。

既便是這樣,在項羽猛烈的炮火攻擊下,笈笈可危的滎陽又能堅持多久呢?

已逃離虎口的劉邦會對自己的軍事重地撒手不管麼?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且來看劉邦是如何出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