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爭名奪利(1 / 2)

酈食其是劉邦最為優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總之,在劉邦手下也算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劉邦手下謀士如雲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蕭何、張良、韓信、陳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無人能出其右,這對一個年近七旬的耄耆老人來說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大器晚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劉邦很倚重的老人,他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他揮一揮手帶走了一份遺憾(還沒看到劉邦的統一祖國的動人時刻)和兩袖清風(金銀珠寶和MM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請大家注意,酈食其不是功名成就後,在人生最風光的時候激流勇退告老還鄉了。也不是在生老病死中安祥地走完了他短暫而光榮的一生,因為他是被人殺死的。

做為劉邦身邊的龐臣,除了劉邦本人,誰敢殺他?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借用一個老故事情套(三國演義中的魏延),就在酈食其大聲高呼:“誰敢殺我!”話音末落時,這個時候一個人出現了,他大聲叫道:“我敢殺汝。”

這個人便是劉邦手下的大將軍韓信。

韓信為什麼要殺酈食其,原因很簡單,在同一個屋簷下,如果不是個人恩怨,那就是兩人之間的爭龐了。

韓信和酈食其顯然是後一種了。

當然以韓信的智商是不可能自己親自去對酈食其下毒手,如果是這樣韓信就不是韓信了。如果是這樣,他死殺了酈食其後,他又能逃出幹係麼?

於是聰明的韓信假借了一個人的手,這個人便是第N代新“齊天大聖”田廣。

說起田廣可能大家很陌生,但如果說起他父親田榮大家就一定很熟悉了。田榮的最先反楚給了劉邦在漢中養晦蘊銳的機會,田榮後來被項羽打的兵敗而死後,他弟弟田橫繼承了他的事業。

田橫雖然繼承了兄長的事業,但HD的他並沒有自立為王,而是扶起他兄長之子田廣為王,他做了個丞相的官職。

不過話又說回來,做為他們那樣的臨時政府,當不當王對田橫來說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實權仍在他手裏。而且一旦有意外(特別是亡國之罪),這一切的承擔者就是田廣而不是他了。所以說一點來分析,看似HD的田橫其實並不是真正的HD啊。

在項羽被逼撤兵去救彭城之圍後,齊國的壓力頓解了,隨後楚漢兩國開始了拉據戰,齊國在這個時候也沒閑著,乘機搞起了經濟建設,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不知不覺中齊國也成了一隻不可小視的力量和一個不可小視的國家。

楚漢相爭不單單是項羽和劉邦兩人之間的紛爭,還涉及到其它諸侯之爭。

前麵我們已經說過了。項羽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隻得到了秦朝兩員舊將司馬欣和董翳。而劉邦卻得到了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並且還成功滅掉了不聽話的趙王(包括陳餘勢力)、吞並了魏國(生擒了出爾反耳的魏王魏豹)。

現在天下唯一不安定的就是齊地了。

偏生這齊地還就是骨頭硬,和其它諸侯的“順風倒、勢利眼”不一樣,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自恃其主自力更生,對項羽和劉邦還誰都不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