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一點一滴從他身上流下來,生命也正一點一滴的走向盡頭。
項羽知道自己就要堅持不住了。這時他看見背楚歸漢的熟人呂馬童,就對他說:“我不是我的故人嗎?我聽說漢王以千金的重賞、萬戶口封邑來買我的人頭,我就給你這個立功的機會吧。”
說著學著虞姬自刎的樣子,一招“靈蛇出洞”朝自己的脖子上抹去。他把招式模仿的惟妙惟肖,看來他果真是學武的料啊,虞姬隻使了一次,他就學的太般有板有眼了。
烏江邊成了一代英雄的終點。
後來北宋著名女詩人李清照就曾寫下這樣的勉懷項羽的詩句:
“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傑;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而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曾在《烏江亭》中對這段曆史是這樣描寫的:
“百戰疲勞壯士衰,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卷土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項羽自刎身亡後,呂馬童對這個舊主子呆立的默哀了幾秒,然而其它人卻不幹了,他們一轟而上,都要來搶這個功勞了。
可憐的項羽馬上就被他們分屍了。他們你爭我奪,你推我搡,最後刀劍也出手了。《雪山飛狐》中為奪寶而不顧親情友情的醜陋一幕真真切切的上演了。
據說這在內耗中死了百來人,傷了無數後,最後才分出了勝負。
獲勝的不是一人,而是五個人,他們每個人都得到了項羽身的一部分,這五個人是楊喜、呂司童、呂勝、楊武、王翳。
本來劉邦定下懸賞的人隻有一個,但後來劉邦見他的大冤家大對頭被除去了,高興之下都給了他們的重賞。
王翳,砍下了項羽的人頭,被封為杜衍侯。
楊武,得到了項羽的右腳,被封為吳防侯。
呂勝,砍下了項羽的左臂,被封為涅陽侯。
最先被項羽獅子吼嚇的連退了幾裏路的楊喜,得到了項羽的左腿,被封為赤泉侯。
而那個被項羽主動親近,理應得到全屍的呂馬童因為手腳慢了點,最終得到了項羽的一些零碎殘骨,被封為中水侯。
而一千兩黃金自然是五人平分了。
這一年是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走了,這一年他31年,離他和劉邦拜把子結為異姓兄弟隻過了短短的六年。
而他們信誓旦旦的“同年同月同日死”成了奇談和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