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直接派兵去圍剿那是沒必要,人家那麼小的地盤那麼少的人用得著動用武力來解決嗎?
於是劉邦對田橫施行了招安政策。
負責招安工作的漢使可就有得受了,翻山躍嶺曆經了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田橫所在的桃花島。
這時田橫在島上過的快樂似神仙,他哪裏想到朝廷中去活受罪啊。於是以“他當年曾烹殺了酈食其,如今他弟弟酈商在朝中為官,恐有衝突”為由婉言拒絕了。
漢使哪裏料到田橫竟然敢這樣不識好歹,拒絕劉邦的一番“好意”,他又不好再強求,隻好又悻悻回朝廷向劉邦彙報了。
劉邦很快就擺平了酈商,他要酈商深明大意些,以國家為重,不要計較個人恩怨。
酈商雖然恨不得生食田橫的肉,但礙於皇命難違,隻得含淚答應了。
於是乎這個可憐的使者又來到了桃花島,這下田橫無話可說了,他知道推托不過,他最後決定一個人去(隻帶了兩外門客),讓大家繼續在這裏過與世無爭的桃源生活。
漢使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這件苦差總算搞定了。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眼看就要到洛陽了,在城外的一間小酒店裏,田橫做出了一件大義凜然的事,他自刎了。
田橫自刎的想法從他決定離開桃花島就形成了。原因如下:
1、劉邦素來陰險狡詐,到了朝廷他隻怕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2、酈商肯定不會輕而易舉的放過這個烹殺其兄的人,勢必處處和暗計於他。
田橫死後,劉邦見少了一個禍害,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假意的安撫工作還是要做的,於是為他建了一座很大的陵墓。
葬禮過後,兩名跟隨田橫從桃花島來的門客竟然以身相殉了。
這兩名門客的死極大的刺激了劉邦。他想一個人死後,如果有人甘願他殉葬,那麼這個人該具有何等非凡的人格魅力啊。
聽說他桃花島還有五百勇士,劉邦的心又不安了,於是那個漢使又得去看風景如畫的桃花島去了。
漢使三顧桃花島後,他知道自己再也折騰不起這來來回回了,就對他們騙說田橫已被大王錄為大王,現在招你們前往朝中去報效朝廷。
眾人見主人來招喚,自己都欣然前往了。
唯獨田橫夫人及家小不願走,他們早就得到了田橫的密言:島在人在,島亡人亡。不能離開桃花島半步。
果然這些門客一到洛陽聽說田橫已自殺身亡,這下他們滿心的歡喜變成了陰霾。
於是他們不再去麵見劉邦,而是直接去祭奠田橫,祭奠完了後,他們都拔出了刀劍。當然他們並不是要去替田橫報仇,而是都砍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伴隨了傾盆大雨,五百門客都以身相殉了。
田橫就這樣除去了,雖然劉邦隻派使臣三顧桃花島就搞定了。但五百多人的相殉足以證明了什麼。
田橫也許並不是最出色的君主,也許並不是最出色的人才,但他一定是最具親和力和號召力的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