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張揚與隱忍(1 / 2)

英雄大會後,對於封王封侯,雖然有些人心裏中不滿,但畢竟礙於劉邦的身份和地位,轉彎拐角的稍稍提了一下後,見不了了之後,就不敢再提了。

而對劉邦的分封最為不滿的人就是韓信。

當年他在攻打各大諸侯,直至最後統率三軍在下垓徹底擊敗項羽,可以說現在封王封侯的人都是他實實在在的部下啊。

此時見他們居然跟自己平起平坐,他心裏就不平衡了。從這以後他總是窩在家裏,開口閉口就唱“很受傷,很受傷。”

而劉邦呢,他雖然分封了各位功臣,但他心裏也是不安的。他知道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而他對手下的三大重量級人物韓信、張良、蕭何分別進行了一考核。

劉邦第一個考核的是韓信。鑒於他月下煮酒論英雄時,把他歸於英雄後,他就一直對這個危險人物處處提防。

從統帥三軍的將帥降到楚王,然後又從楚王降到現在的淮陰侯。可謂連降三級,就股市裏的股票一下,升的快降的也快。

但饒是如此,劉邦對他還是總是帶有色眼睛來看待。

此次的考核,劉邦找來韓信,以拉常長式的聊天為開頭。

韓信剛開始還盤算著“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這個八字的含義。但見劉邦盡和他扯一些無足輕重的陣年舊事。

後來的話題就順著劉邦的思路談到了行軍打仗上來了,韓信也不知不覺中跟著“懷舊”起來,慢慢地也就放輕了警惕。

“你看夏侯嬰將軍能帶多少兵啊。”劉邦試探性的問。

這個夏侯嬰是劉邦最心腹的人,劉邦這樣問自然是有深意的。

“三萬吧。”韓信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樊噲呢?”劉邦把自己的另一個心腹,同時也是自己的親姨子拿出來了。

“五萬左右吧。”韓信一臉平靜的回答。

“那朕呢?”劉邦的提問進一步升級。

“最多十萬?”韓信當時腦筋也許是短路了,依然實話實說起來。如果僅僅是這樣也罷,但劉邦提最後一問時,事情就再也沒有挽留的餘地了。

“那你自己呢?”劉邦使出了殺手鐧。

“多少兵我都可以帶,多乎哉不多也。”韓信隻想起下垓和項羽大決戰時的無限風光,但卻忘了此時和他說話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頂頭上司。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還被朕所擒。”劉邦臉上雖然還是不動聲色,但心中已有想法了。

俗話說,謙受益,滿遭損。如果此時韓信換一方式和語氣來說話,或許還有回旋的餘地。但韓信此時還是一根筋到底,好象要把所有對劉邦的不滿都發泄出來。

“陛下雖然不是統兵打仗的料,但卻很會拉攏將領和人才。況且陛下還有天相助,非人力所能為也。”

提問就此結束,不用再說什麼了,劉邦微笑的背後是嫉恨。

從此他和韓信徹底決裂了。

這一點我們從後麵劉邦寧可冒著生命危險親征去出征打匈奴,也不願再起用“戰必勝”的韓信就可以看出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遣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摘自《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