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料敵於先(1 / 2)

陳平果然料事如神,第二天呂嬃就到呂後這裏來告他的狀了。她使用的也是人類通用的殺著——眼淚。(哭著進來的)

理由是:陳平在皇帝麵前誣陷樊噲,才致使樊噲鐺鋃入獄。

罪名:誣陷。

結論:堅決不能放過他。

麵對呂嬃提出的有根有據的證據,呂後先是給呂嬃吃了一顆定心丸再說。她以代國家主席的身份下令赦免了樊噲,並且讓他官複原職。

待呂嬃心裏懸著的一塊石頭落地後,她才對陳平的問題給予呂嬃回複:陳平是個好人,我不能動他。

理由:一個大男人能一次性哭個夠,著實不簡單。

結論:由此可見這個人是個大忠臣。

呂後的裁決讓呂嬃一邊歡喜一邊愁,喜那是不用說了,樊噲的冤情總算得到了平複。而憂的是姐姐居然偏踏陳平,和他一個鼻子出氣。

呂嬃天生就是強脾氣,於是在陳平的問題上,她還特意喝了幾口茶,再準備對她姐姐進行攻心。但事實證明,一母生九胎,個個命不同,這句話果然不假。

這呂後和呂嬃雖然是親姐妹,但在才智方麵,顯然呂後遙遙領先,對於她來說,和戚姬的後宮之爭早已逼的她練成了一個文武全才。

呂嬃想對呂後來個“攻心”,根本就沒門。因為呂後給她下了兩道裁決書後,揮一揮衣袖已沒了人影了。呂嬃隻能望著空空如也的房子發呆了。

就這樣,陳平憑著自己的細心和巧計,使他度過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難。而隨後他也在大漢王朝發揮了最為有力的作用。

公元前195年3月17日,劉邦同誌安葬在長陵。

現代版的“十裏迎紅軍”的場麵再度出現了,葬禮過程中,哀聲、哭聲、叫喊聲,響成一片。

這裏還想說一個小折曲,在劉邦下葬的一瞬間,原本晴空萬裏的天空突然陰風突起,隨後在烏雲密布的籠罩下,傾盆大雨不由分說就落下來了。

據說,當時曾有識天相的老人說了這樣一番話:“這雨不是一般的,名叫‘發後雨’”。

有人就會問了,什麼叫“發後雨”啊。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先帝(劉邦)之後又要發達了,又要出大賢帝了。

後來曆史的進程果然驗證了老人的話,劉邦的軟弱兒子劉盈在呂後的指使下,不但坐穩了劉氏江山,而且到第三代劉秀,也就是漢武帝時,漢朝迎了一個太平盛世。

這些都是後話,這裏且提一下。

就在劉邦下葬三天後,也就在公元前195年,3月20日這一天,太子劉盈登基做皇帝了,後人稱為惠帝。

當這個隻有十七歲的年青人坐在那龍椅上時,當朝中文武百官齊生生地跪大殿裏黑鴉鴉的一片時,此時最高興最激動的不是劉盈本人,而且大殿帷屏後“垂簾聽政”的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