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兄弟重逢(1 / 3)

劉員外在並州城**有兩處產業,此地正是城內宅院,而那鬧鬼的卻是城郊外宅。兩人穿過前宅拱門,隻見後院排開了一溜客房。那引路的丫鬟將他們帶至一間客房之中,恭恭敬敬行了個禮,俏聲道:“老爺吩咐,兩位仙長在此歇息片刻,稍候婢子再來引兩位前往外宅捉鬼。”

她心翼翼將那房門關上,退了出去。張然羽眼見這客房之中頗為寬敞,一張檀木圓桌擺在正中,桌上擱著一個茶壺,幾隻茶杯,牆上掛著幾幅山水丹青,幹淨整潔,素雅大方。

他心中頗為滿意,坐在那圓桌之旁,親自斟了兩杯淡茶,揚手招呼道:“雲,快來坐下話。你走之後……究竟生了何事?”

沈雲接過他手中茶杯,也順勢坐了下來,大笑道:“此事來話長,弟我這兩年來……可是著實收獲不淺啊!”他麵帶微笑,娓娓道來,一時間,偌大的客房之中,隻有他低低的傾訴聲音。

原來,自從那一日滄厥山中,沈雲被若愚真人擄走之後,那頑劣老頭便將他一路帶至茅山之中,以符宗掌門人身份,將他收為關門弟子。

起這符宗,卻乃是一座極為古老的門派,此派專攻符籙咒文之術,門人更是時常入世降妖捉鬼,世人所傳“捉鬼道士”,大多乃是符宗人。

隻不過,符宗雖興盛一時,卻苦於派中人丁日漸稀薄,更架不住其他各大門派紛紛興起,逐漸被積壓排斥,消失在世人眼前,傳至若愚真人一代,則更是淒慘無比,隻剩下了兩個傳人。

符宗上代門主收有兩個徒兒,若愚真人乃是最的弟子,在他之上另有一個師兄。隻不過,若愚真人雖自幼頑劣不堪,他那師兄卻更是愚笨之極,不僅本門法術從未領悟,更鑽研些花鳥魚蟲的繪畫之道,不務正業。

上代門主一氣之下,將他這大弟子逐出門牆,而他飛升之後,這門主之位,也就隻得落在了若愚真人的肩上。

若愚真人乃是個老頑童似的人物,性情更是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從未有過收徒的念頭。所幸符宗受上蒼眷顧,竟教他遊曆西域之時,與滄厥山中現了沈雲這個好胚子,一時間玩心大起,便悄悄將這少年擄回門中,收為關門弟子。

究其緣由,卻隻是因為他頸上頭顱極大,而沈雲的頭……也很大。

昔日閑暇之時,若愚真人極為自豪地提起此事,隻叫沈雲啼笑皆非,大歎自己這“頑童師父”荒唐不已。

如此一來,若愚真人一廂情願認定沈雲這少年與他有緣,便收他為徒,更將符宗一脈的符籙本事盡數傳授與他。

隻不過,這倒也算是歪打正著,沈雲雖於靈力修行一竅不通,卻在這符籙咒文之術上大有賦,不出兩年光陰,便將之融會貫通,一應符籙法術更是牢記於心。

於是,若愚真人在山中憋屈許久,玩心又起,更恰哈少年英雄會即將召開,他便趁此良機,打法沈雲前往陽華山玄心寺中參加這仙道盛會,更可沿途捉鬼降妖,曆練一番,一舉兩得。

沈雲在山中悶頭學藝兩年,又正處在貪玩好動的年紀,早已對枯燥的修行厭倦不已,當下急忙應允,興奮地雀躍出山,直奔陽華山玄心寺而去。

陽華山位於神州西域,茅山卻乃是比委羽山更為偏南的一處福地,沈雲一路行來,不時為塵世鄉民除妖降鬼,換些盤纏作為路費,倒也著實滋潤。

眼見時日尚早,仍有半月有餘的閑暇,他便也不急著趕路,一路晃晃悠悠,恰好行至並州城中,又聽聞城外大宅鬧鬼,富戶劉員外正苦求奇人捉鬼降妖,他便借機尋來此地,以期換取些盤纏,繼續趕路。

沈雲將自己經曆諸事從頭到尾,原原本本講述了一番,突地皺起了眉頭,輕聲疑道:“咦,對了……我方才想到,這一路趕來,時常可遇到鬼怪靈異之事,比之往日更是大為異常。大哥,你其中……會不會有什麼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