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玄夜九王(1 / 2)

三個月後,北地,玄夜國邊境。

秋風似箭,掠過無垠的荒野。黃了葉尖的野草猶如被人梳理過一般,雜亂的倒向風吹過的方向。馬蹄如風趟過草地,露出光禿禿的龜裂地麵,縫隙中的雜草被攔腰踩斷,破碎的葉片扭曲著印在幹裂的土地中,如破敗的浮雕。

色漸漸昏暗了下來,火紅的晚霞映滿了邊,帶著幾分暮色的蕭索。在茫茫原野之間,忽隻見百餘騎士策馬飛奔而過,在官道上揚起陣陣塵土。

這一群騎士服飾各異,僧俗皆有,個個扮相奇特,赫然正是晝夜奔馳,趕來前線增援的玄夜國供奉殿高手,浩浩蕩蕩策馬狂奔,足有八十餘人之眾。

自從數月之前,北地高陽國起兵犯境,更有百餘名北地修真之士隨軍而行,一路勢如破竹,高歌猛進,邊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玄夜國少年皇帝臨危不懼,派遣九王爺程致遠領兵出征,迎頭抗擊敵軍,更增派了八十餘位修真供奉赴邊增援。

自從京城之外揚鞭出征,這一支特殊的“部隊”晝夜不停,足足行了三個月有餘,這才堪堪來到邊境之地。隻不過,那些個修真之士平日裏坐鎮京中,早已習慣了安逸奢華的生活,如今連日趕路,早已是苦不堪言,若不是副殿主明山真人一路約束,隻怕早就四散遠遁,自顧逍遙快活去了。

數日之前,隨行的偏將探得消息,九王爺程致遠親率大軍,正於玄夜北地的青州城外駐紮。於是,這一行八十餘人便掉轉馬頭,向著北方邊境的滁州飛奔而去,行至今日,終於抵達了滁州境內。

這八十餘騎一路狂奔,副殿主明山真人與隨行偏將當先領路。約莫又行了半個時辰,馬蹄聲漸漸了下去,卻是眾人早就人困馬乏,再也不願趕路,幾個脾氣火爆的番僧更是破口大罵了起來。眾人前方,那隨行偏將與明山真人對視一眼,苦笑無語。明山真人點了點頭,回身怒目而視,高聲喝道:“諸位道友,前方戰事告急,今日我等務必抵達營地,還請稍安勿躁……”

話音方落,便隻聽眾人一陣嘩然,一個膀大腰圓的番僧“呸”了一聲,破口大罵道:“操!去你娘的稍安勿躁!老子累得都快要成佛了,不走了不走了!”

一時間,眾人鬧哄哄亂作一團,皆不願再向前半步,明山真人眉頭一皺,正待飆,卻隻聽身旁偏將“咦”了一聲,大叫道:“仙長快看!前麵似乎有人……”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漸漸安靜下來,側耳細聽之下,果然隱約聽到馬蹄聲自遠方而來,漸漸靠近。明山真人麵色微變,抬頭看了那偏將一眼,沉聲問道:“蘇將軍,可否是敵軍蹤跡?”

那偏將乃是邊軍將領,名叫蘇牧,隻因地處邊疆,身經百戰,這才一步步向上提拔,如今身為九王爺程誌遠心腹將領,特地引領這一隊供奉修士們趕赴戰場。他聞言苦笑一聲,答道:“明山仙長,末將遠不如諸位道長神通廣大,又怎麼會知道?依末將之見,我們還是早作提防,以備萬一才是。”

明山真人點了點頭,回身高聲喝道:“下馬,心戒備!”

於是,眾位修士罵罵咧咧的翻身下馬,又四處散開,個個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提不起半點精神。

那偏將蘇牧卻絲毫不敢怠慢,身軀一動不動,眺望著前方的官道,心中緊張得無以複加。馬蹄聲漸漸臨近,不多時,更隻見十數餘輕騎出現在官道之上,隊列嚴謹,秩序嚴明,赫然是一隊哨兵探馬。

蘇牧向那馬上的騎士看去,卻頓時歡呼一聲,興奮的大叫了起來:“玄夜的探馬,是自己人!”

眾人這才麵色稍霽,卻隻見那一隊輕騎疾奔向前,齊齊翻身下馬,為的騎士單膝跪倒行了一禮,抱拳朗聲道:“末將乃禁軍‘飛狐營’麾下探馬,奉九王爺之命,率所屬部眾特來迎接各位大人!”

蘇牧急忙上前扶起那騎士,大笑道:“將軍快快請起,我們早就盼著這一啦!呃……不知將軍如何稱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