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淳城內城外大軍約十四萬人,訓練有素,熟悉方陣戰法;大部分軍士使用精鐵武器,在武器裝備方麵甚至超過了象山軍。大軍雖然與象山軍對峙了九月之久,但中途幾次勝仗,士氣高漲,軍隊中求戰心切。
基於以上,安陽淳才決定與象山軍發動大戰,以期一舉擊潰象山軍,最後奪得北山府二十七鎮,建立一塊對抗大夏國的穩固根據地。
象山軍圍城九個月,也是艱難異常,糧道常被襲擊,不得不派出大軍前去護送糧草,即使這樣還有兩次糧草被燒,損失糧草一萬多石,致使軍中斷糧半月之久,後縱兵四處搶糧,又損失千人,後發動大軍與駐紮北山城外的安陽淳軍隊大戰,又死傷一萬餘人。
最近,象山郡都督府催的甚緊,要求象山軍一月內拿下北山城。
這次領軍的是象山軍八將中的四人,分別是程合、王金山、薛霸、張舉,四人都是地元境三層武者,其中程合、王金山、薛霸三人沆瀣一氣,同流合汙,張舉雖然為人正派,但孤掌難鳴,有些事隻得裝聾作啞。
象山軍中軍大營。
四人坐在軍帳之中,旁邊站著一些副將。
程合是象山軍都督程維侄子,這次出征,其實以他為主,部隊也以他的部隊最為精銳。所以程合首先說道:“叛軍堅守北山城,本來我等想圍困敵軍使其城中糧斷,再行攻城。至今已圍困九月,想必用不了多久,城中必然斷糧,但象山郡方麵糧餉已供應不上,所以都督來令催促我等在一月內拿下北山城。不知眾位對拿下北山城有何良策?”
薛霸叫道:“他娘的,這還有什麼好方法,強攻,日夜不停地攻城,耗也要把他耗死。”
王金山點頭讚同。
不過張舉鄒了鄒眉頭,說道:“這樣強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覺得攻城太不劃算。”
“不死人,還打什麼仗,我看就這樣定了,明天開始攻城。”程合最後確定發動攻城戰。
這三人視軍士性命如草芥,死些人對他們來說,無非就是少了些數字而已。
次日淩晨,象山軍分成三隊,輪番攻城。一時間,城上城下喊殺聲不斷,每一刻都有人死亡。
三隊人馬輪流著這攻打了北山城一天,象山軍硬是沒一人攻上城牆,反而死傷不少。張舉心疼的直咬牙。
晚飯後,進攻了一天的象山軍點亮火把,連夜繼續攻城。
“咚咚咚…,”後麵的鼓聲敲得一陣緊似一陣,就像一張張的催命符一樣。
“攻城。”有不少將領在城下督促軍士攻城。
前麵的軍士一波波的倒下,退下來,後麵的督軍隊在督促下,剛退下來的軍士隻得返回頭硬著頭皮攻城,最後在城牆下又留下一地的屍體。
“繼續攻城。”程合好像殺紅了眼,不停地命令軍士攻城,絲毫沒有罷手的意思。
戰鬥一直到了下半夜,程合也累了,自己到軍營休息,剛躺下,突然聽到自己部隊的外圍響起一片喊殺聲。
片刻後,從外麵跑進一名軍士:“報,報將軍,我軍後方出現了大批軍隊,我軍已經抵擋不住了,眼看就要打到這裏了。”
程合一聽就蒙了,叫道:“後方不是有五萬大軍嗎,叛軍怎麼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