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很快到來了。
王家的習俗是“正月初七雛鳳鳴”。
王家先祖是楚國人,楚國的圖騰是九頭鳳凰。所謂的雛鳳鳴,便是取自昔日楚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讓王家男20歲以下,女18歲以下,修為在眀氣期的修士少年參與競爭。
準確的說就是尚未鍛體築基的眀氣期小修士們,進行一些競賽模式的比試。
帶著王家血脈的少年修士都可以參加,不限於王姓,隻是要三代血脈之內即可。血脈太遠的自然就沒資格了,除非入贅王家或者改姓重歸王家內。
鍛體築基之前,無論資質高低,在法修的級別上隻能到眀氣,除非是一些吃了天材地寶的才可以進入觀心乃至更高的境界,當然那樣的境界也不可能來參加雛鳳鳴了。
參與雛鳳鳴的弟子都是眀氣階,修為都很低,尚未鍛體築基,體內真元總量最多也不會超過300元。但是這些弟子都是各房的希望,是王家的未來,所以雛鳳鳴是被極為看重的比賽。
雛鳳鳴的賽場位於城中西部區域,是堡中最為宏大磅礴的建築。
走到西城後,便可以看到一條寬達十八米的青石石道一路鋪開,兩旁是八米高,粉刷的雪白的圍牆。
這些青色的石塊每一塊都有近三米長寬,絕非普通人可以鋪就,顯然是修真的高人出手所致。
這條寬大的石道長約五百多米,走在其中讓人有一種壓抑的感覺,或者說,這樣寬大的石塊地麵,寬大的道路,高高的圍牆,讓走在其中的人會讓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在石道的盡頭,是一道仿佛城門一般巍峨的牌坊。這個牌坊高二十米,寬十八米,中門便有八米寬,兩側的偏門則寬三米多一些。這個大門感覺就是應該巨人的門,而不該是凡人所應該有的。
中門兩盤的門柱上都刻著精美的浮雕,左邊是雄鷹,雉雞,雄獾的雕畫,意味著“英(鷹)姿(雉)煥(獾)發”。右邊的門柱則是鯉魚躍龍門的圖案,意味著在這裏便是參賽弟子出人頭地的龍門。牌坊的頂門上有著“雛鳳鳴”三個大字,字體龍飛鳳舞,甚至隱隱有著一股強大的神識附於其中,讓人一望便覺得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在三個字的上麵,是一隻仰天長鳴的九頭神鳥石雕,古拙而驕傲,這便是寓意上古楚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個大門隻有參賽的弟子是可以自中門而入,而其他觀眾乃至其他身份尊貴的長輩,都隻能由偏門而入。
這也是對能進入複賽的這些弟子的一種認可和態度。這個安排讓所有參賽的弟子都不由感到一股熱血沸騰,隻覺得不好好努力,就根本對不起這樣的儀式。
越過牌坊,是一個占地很大的賽場,足以和現代一些大的足球場相比擬。
這個賽場中心是一個圓形的擂台,直徑為十九丈,賽場的東麵為評委台,評委台兩邊是參賽弟子休息室,而在其他三麵則都是觀眾席。
王家五服之內的直係子孫萬人左右,但是如果加上其他像林清嵐這樣外姓血脈就多了,雖然不是人人都是修士,但是明氣階要求不高,便是一些四品五品資質的也會來湊熱鬧,每年過年來王家參加雛鳳鳴的少年修士大概有四五百人之多。
王家壟斷了東海海域的各種產出,也算是財大氣粗,對於比賽的獎勵也是大方的很。冠亞軍自然是極高的獎勵,此外就算是八強四強也都有很好的獎品,即便是三十二強和十六強都有足夠讓人動心的豐厚靈石作為獎金。除此之外,這也是旁係血脈彰顯自己潛力的好場所,許多出身旁係的王家子孫便是在雛鳳鳴中靠著自己的優異表現被直係本家的長輩看重,收入門下。
雛鳳鳴十二歲便可以報名,林清嵐則是十四歲參加的第一次,今年算是第三次參加。可惜前兩次都隻是二三輪就敗北。尤其是上一次,十五歲的林清嵐居然是第二輪被一個僅指十四歲的表妹打敗,可謂灰頭土臉。
林清嵐領了自己的號碼與護具武器後,便到了參賽區靜候開始。
雛鳳鳴的比試不允許使用任何的法寶和自帶的武器,統一使用王家發放的特殊護具與武器。對於許多貧困的旁係子弟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福利。因為王家發放的雛鳳鳴武器比一般的修士武器要好,都能算上人階下位的法寶了。而防具也是一種人階下品的防具法寶,可以抵禦一定程度的攻擊,隻要護具內核不被破壞,還可以用靈石充能並再次使用,放到俗世那也是價值萬金的修真法寶。
這種防護道具是純粹為了比賽而作用的,對不同部位造成的攻擊會有不同程度的防護消減反應,而雛鳳鳴規則之一,隻要防具法寶的防護效果被消減到某個臨界點或者被打出擂台,就算是失敗。當然,為了保護參賽者的安全,消減達到失敗層次後依舊還具有一定的防護效果,防止出現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