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劉啟聖北企甩包袱(1 / 1)

玉生右手掌托腮觀察著劉啟聖說:“您氣兒還沒喘勻呼,鞋濕了,還有泥,而且還弄得挺乏,你一定去了附近鬧心的幾個‘光溜廠’。你來十有八九是向北企甩包袱!”

“絕了!你是咋猜到的?”

“早上老程跟我說,他上班時看見工人又堵市經委門兒了。我想必是那幾個轉製老大難廠的事兒。偏巧你就來了,不為此事才怪!”

劉啟聖想了想,實話實說:“這事兒可怪不得我!先啟動的可是市委邱書記!一個月前在一次常委擴大會上,他對我說:別讓廖大發老撿便宜!市經委幾個‘光溜廠’也讓他收了,北企戶頭上有錢!當時,我覺得他不懷好意,就壓著沒辦。後來你被關起來,最近又發了水,我都把這事兒忘了……可從昨天下午起,這幾家廠子的工人代表相繼找上來,提出他們的企業要北企買。我一了解才知道,這回原來是你惹的禍!”

玉生不解的說:“我沒說過要買這幾家企業呀?”

“可你要買市液壓件廠的臨道地!童少奎都帶你看了。工人知道他要賣地,開始都不同意。可他露出是北企買,工人就改主意了,賣,最好都賣!連人員都接收才好呢!這幾家廠子相互挨得近,液壓件廠正研究呢,消息就被工人嚷嚷出去,讓另幾家工人也知道了……要求的口徑大體一致:讓市經委給做工作,出麵洽談,企業由北企買斷……看看,這事兒不由你起?所以,這個‘包’我隻能找你來消了。”

玉生思考著,沒言語。他知道這幾家企業的情況。原來,市區東南“鴨蛋把兒”這兒還有十多家企業,其中市經委屬還有八家。除了一家大國企平鋼還在正常運作之外,其餘七家皆是停產多年,資不抵債難尋買主的“光溜”企業。這七家企業除了市液壓件廠還殘存十幾台設備,還有廠長帶幾個人留守,其餘各廠都隻有躺著的地,七倒八歪的破房子!連門窗也早已被人偷去燒火了。所以被人稱為“光溜廠”。廠長沒人當了,都是工人自發地組織換班看守。這七家廠依次是:市電瓶廠,市液壓件廠,市水泥製品廠,南河醬菜廠,南河角帶廠,南河水泵廠和市紙墊廠。

劉啟聖見玉生不語,忙開解:“這七家廠都在北企附近,你最有資格收過來!這回你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可有的搞了。七家廠總共一千六百三十畝地,連建築在內,原來一畝喊價兩萬五千元,已有給兩萬三的了。可工人一算,年工令得錢將四百元,就沒答應。可這回你的麵子大,一聽北企要買,都同意了。因各廠又被水泡了一次,價又給每畝讓一千,畝兩萬二!但有個條件是:得帶工人,並按北企模式上崗當股東。”

“還行,我把幾個副總找來商量一下,你也聽吧。”玉生說著要去喊人。

劉啟聖轉轉眼睛說:“你真要買呀?衝咱這關係我可不強迫!”

“可不真買!現在北企院兒裏開始擠了。”

玉生出屋叫人,劉啟聖也跟出來,說:“你們研究,我去二樓看看小傑子,這丫頭處對象也不告訴我。”

叫來三位副手,玉生先說明一下情況,之後說:“事關重大,都表個態,這七個廠子咱是買還是不買?”

未蒙想了想說:“其實什麼七家廠,房子七淌八漏,實的就是地。還有一千三多人的累贅!憑啥來分‘一杯羹’?弄不好帶累咱北企底兒掉!我堅決不同意做這賠本買賣!”

“是呀!劉啟聖分析得對,八成是務虛幫算計咱!”程誌民分析說:“

現在咱在半年之內,包括剛開始的小拖拉機廠,已經新創了三個實體廠。加上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原來的機械和鑄造,一共六個經濟實體了,已經有了顧不過來之感。我看北企起碼在一年之內不再考慮新項目。正如小未所說,再不可背累贅!”

“這七月初,咱總公司戶頭存款剛增至兩億多,數字雖大,可我們還要過緊日子。這麼大的企業團體,你知哪個項目出問題?資金不積累還真不行!雖然現在地價不大可能回落,可買下一千六百多畝地連上稅四千來萬元!把積累抖了空了不好。何況又帶來一千三百多張嘴!所以,老板兄弟你還是老實幾天吧!”說著,秦立娟瞅著玉生笑,“今天又是我們三個‘坐地炮’製約你這個淩川陸大膽!”

“我看行了,否定的意見是三對一,劉啟聖甩破包袱咱不接!”未蒙笑著鼓動封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