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諾頓不想這麼快就損失掉全部的末日守衛,就隻能用位置尚可的戰天使去搶救。
結果就會導致隊形的散亂,本應該衝在最前麵的戰天使落在了最後,反倒是中間那些擁有強殺傷的冰雪神恩者和劍聖、刀皇們,被擺在最前麵。
然後再集起四十個靈魂收割者和十三位魔導師的力量,利用這極短的空隙,盡可能的把這些傷害輸出者全部搞定。剩下魔神騎士和戰天使,也就唱不出什麼大戲了。
蠻不錯的計劃,就算無法完整實現,至少也能扳回不少劣勢。
可惜,諾頓並不買賬,眼看著十個末日守衛被四倍數量的靈魂收割者著圍攻,居然硬下心不去管,斂翅急衝,直撲深藍的領法高台。
這下天臣不爽了,狙殺末日守衛的目的就是拉開打散對方的陣型,不給他們集中衝擊領法高台的機會,否則法協這邊可拿不出有效的方法去抵抗。
眼見著事情要壞,天臣隻好放棄既定計劃,擺手示意魔導師們擺開第二道防線。至於黑龍們,那是最後的手段。
十三位魔導師在岩石壁障被撞碎時,就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的手段,這會兒天臣才一示意,馬上就放出了無序空間,攔在高台之前。
這招導士階的魔法曾經在雪域立過大功,直接滅殺了兩千多的聖騎士,不過那一次隻能說是初學者都算不上的低階法師們的初級運用,並沒有發揮出無序空間的真正威力。這會兒換成土係大魔導師親自出手,效果當然不同。
說起來,這無序空間還是模仿自空間係魔法撕裂空間,隻是沒有辦法做到空間係魔法的絕對性,但勝在持久。百多米寬的區域裏,被無序空間拉扯出了一千多個不同壓力的方格。
以戰天使的身形,隻要衝進去,就得同時承受十餘種不同的壓力,以大魔導師的實力,刻意施加的壓力等級可不是兩倍三倍那麼簡單,稍不留神,就會落得骨肉成泥的下場。
不同壓力區域內的空氣密度自然也是不同,交錯的位置上就會出現角度各異的斷麵,很明顯的標記出無序空間的籠罩範圍。不過因為目標為的是防守,而不是追求殺傷,所以就沒有刻意的掩藏,任由其展現在一眾強敵眼前。
諾頓才一皺眉的功夫,打頭的魔神騎士已經衝近了無序空間。霎時暴起的地獄烈焰,證明了這一招魔法並不好應付。
若論起極短時間內的抗打擊能力,魔神騎士是高於戰天使的,可卻直接就被迫出了護身的地獄烈焰,由此可見劇烈反差的壓力空間是多麼的難挨。
敢於打頭陣的,當然是有信心挨得住的,不過後麵跟著的卻未必有這份勇氣。眼看著前麵那位被誇張的壓力弄得身形幾度扭曲,一雙翅膀更是被拉扯出七八個轉折,實在讓人懷疑是否還能正常使用。而且,這才是僅僅衝過半程而已,後麵的壓力扭曲程度必然更加厲害,讓人很是擔心他能否堅持下去。
沒有掩藏的無序空間在取得嚇阻效果的同時,也暴露了所涵蓋的範圍,左右不過百米,上下也在這個數字之內。用走用跳的當然不行,但用飛的,卻並不難繞過去。付出的,也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
實力和自信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選擇,三成魔神騎士毫不猶豫的跟在前行者後麵直衝進去,另外的十幾個卻在同一時間拔高身形,想要繞過這片區域。
落在後麵的諾頓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幕發生,卻無力阻止,直恨得咬牙切齒。
不能說哪一種選擇是錯誤的,但兩種都選擇卻是絕不應該的。無論是一同上揚去繞,還是一起強衝硬突,都可以,都沒錯兒,可魔神騎士們卻做出最糟糕的決定。
諾頓完全可以想象出對麵指揮的得意笑臉,把一眾極道強者算計到這種程度,確實有資格得意。
到目前為止,法協一方還是零損失,聯盟軍卻已經損失了六個魔神騎士,十個末日守衛也正處在頻死之境,可以說完全落在了下風。而且,由於魔神騎士錯誤的選擇,還會讓這個損失繼續擴大。
諾頓真的很不解,為什麼法協會對戰天使、對魔神騎士、對聯盟軍的一眾極道如此了解。無論是對速度的掌控,對個體強弱的預判,對心理素質的估計,都達到了相當恐怖的精確程度。
“這不可能!也不應該!”
可惜,沒誰會給諾頓解惑,更沒人能告訴他金色手記正落在天臣的手中。光明神殿耗費巨大精力得來的成果,卻成了法協知己知彼的依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