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晉王派郭崇韜率領一萬人連夜出發,兼程趕往博州,從馬家口渡過黃河,在那裏日夜不停地築城,這邊晉王在楊劉與梁軍日夜不停地苦戰;郭崇韜建造新城才六天時間,王彥章便得到了消息,立即率領數萬大軍趕往那裏猛攻新城,並且把十餘艘大型戰船連起來橫在黃河中流,用以斷絕郭崇韜的援軍。
當時城牆才剛剛修好,高度還不夠,土石還很疏鬆,也還沒有供瞭望和守備的其它設施;郭崇韜慰勞士卒們,並且親自到頭四麵防禦,同時也派出密使向晉王告急,晉王從楊劉親率大軍趕來救援,就在新城的西岸布陣,城裏的人遠遠望見援軍來到,頓時士氣大振,便大聲斥罵梁軍,梁軍隻好砍斷河中鏈接戰船的繩索,把戰船都收攏在一起,晉王的船停在岸邊準備渡河,王彥章於是撤除了對新城的包圍,退回到鄒家口防守,鄆州向晉朝奏報的道路從此打通了。
晉王率領軍隊沿著黃河向南挺進,王彥章等於是放棄周家口,又奔赴楊劉。遊弈將李紹興在清丘驛的南麵,擊敗了梁軍的流動部隊,段凝以為晉軍已經從上遊渡過了黃河,他大驚失色,當麵就責備起王彥章來,埋怨他不該深入鄆州之境。晉王於是派遣騎將李紹榮徑直攻到梁軍營寨前,活捉了梁軍的哨兵,這樣一來,梁軍更加驚恐。
晉軍又用點著火的木筏順流而下,焚燒了梁軍連在一起的戰船;王彥章聽說晉王已經率兵到達周家口,就解除了對楊劉的包圍,逃到楊村去防守,晉軍從後麵追擊,又重新收複了德勝城。梁軍士兵前後猛攻各城,遭到流矢和飛石的擊傷、河水的淹溺、中暑而死的將近一萬人,丟棄的物資、糧食、鎧甲、儀仗、軍鍋、幕賬等,常常數以千計,因此楊劉到了解圍的時候,城中斷糧已經有三天時間了。
以前王彥章憎恨趙岩、張漢傑混亂國政,王彥章當了招討使以後,他對自己的親信說:“等我德勝回來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幫奸臣全部殺光,以此來告謝天下人。”
趙岩、張漢傑聽到這些話之後,就私下裏商量說:“我們寧可死在沙陀人手裏,也不能讓王彥章來殺了我們。”
於是兩人同心協力要搞倒王彥章,段凝平時就妒忌王彥章的才能,而獻媚附和趙岩、張漢傑,在軍中動不動就要和王彥章作對,並千方百計地損傷他的聲譽,唯恐他建立功勞,經常暗地裏偵伺王彥章的過失去報告梁王,每次軍中的捷報送到大梁的時候,趙岩、張漢傑都把全部功勞歸於段凝,因此王彥章竟然連一點功勞都沒有;到後來兵退楊村的時候,梁王於是聽信了讒言,同時又擔心王彥章一旦大功告成又難以控製,於是就征召他回到大梁,讓他率兵會合董璋進攻澤州。
裴約派密使向晉王告急,晉王說:“我哥哥不幸生下這個忘恩負義的畜生,隻有裴約還能知道是非忠奸。”
然後回頭對北京內牙馬步軍都指揮使李紹斌說:“澤州是個彈丸之地,朕要它也沒有什麼用處,你去為我把裴約迎取回來。”
於是李紹斌率領五千名精銳的士兵前去援救,結果還沒有到地方,澤州城已被梁軍攻陷,裴約也戰死了,晉王得悉這一消息後深覺惋惜。康延孝率領一百多名騎兵前來投奔,晉王於是解下自己身上穿的錦袍、玉帶賜給了他,並任命他為南麵招討都指揮使,兼領博州刺史。
晉王屏退周圍的人,單獨向康延孝詢問梁朝的情況,康延孝回答說:“梁朝的地盤不算小,兵力也不少,但是考察一下他們過去的所作所為,就不難看出他們最終是一定要滅亡的。我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不僅是梁王本人昏庸懦弱,而且趙岩、張漢傑兄弟之間又專權跋扈,對內勾結後宮近侍,對外廣收賄賂門客;任官職位的高低,隻看賄賂送的多少而定,根本不看人的才能和品行,也不考慮過去的功勳勞績。段凝智慧和勇氣一樣都沒有,居然忽然之間提升到在王彥章、霍彥威之上,自從他率兵以來,一心肆意收刮士卒,用以巴結朝中權貴,梁王每次派軍出戰,都不肯把軍權全部交給將帥,又往往派親信大臣去監軍,這樣一來,軍隊的任何行動都要受監軍的鉗製。近來又聽說梁王準備多路出擊,已命令董璋率領陝州、虢州、澤州、潞州的軍隊,從石會關直驅太原,霍彥威率領汝州、洛州的軍隊,從相州、衛州、邢州、洺州一線進犯鎮州、定州,王彥章、張漢傑率領禁軍進攻鄆州,段凝、杜宴球率領大軍抵擋晉王陛下,並決定在十月份大舉進攻。臣認為梁軍集中在一起確實不少,但是一旦分散開來也就不多了,希望陛下養精蓄銳等待他們分兵,然後率領五千名精銳的騎兵,從鄆州直搗大梁,活捉梁王,那麼不出十天到一個月,天下就可以平定了。”
晉王聽後十分高興,於是派兵駐紮在朝城;梁朝的段凝率兵進軍到臨河縣以南,澶州以西,相州以南地區,天天都有騷擾。晉朝自從德勝城失利以來,損失糧食數百萬,租庸副使孔謙通過橫征暴斂來供應軍需,以致很多老百姓都四處逃亡,這樣一來租稅的收入就更少了,而澤州、潞州都還沒有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