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沒錯,郭辰,我們安穩的日子到頭了,過了三年的安穩日子,終於是走向了末路,公元184年,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起義爆發,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各地農民軍群起相應,中華大地陷入了空前的危機,而這場戰亂給大漢王朝這棟破房子加上了最後一根稻草。”方磊在院中緩緩踱步,捋著自己三年來蓄下的胡須,若有所思。
秦明歎氣一聲,無可奈何,自己手無寸鐵,如何能在這場戰亂中建功立業,哪怕是那位大漢劉皇叔也是有幸得到了關張二猛將的相助方能起兵啊!
“秦明,方磊,不知你們有什麼打算,如果你們不想摻和到這場曠日持久的討伐戰爭中,那麼我們就從我們現在落腳的南陽出發,穿過長江,去揚州南方避難去吧,按照黃巾之亂的持續時間來分析,不足以擴展到長江以南的地區。”郭辰思考再三後,誠懇地向二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秦明顯然是個沒主意的家夥,隻能眼巴巴的看著方磊拿主意。“郭辰說的沒錯,我們去揚州那邊避難吧,話說這天師道祖庭龍虎山就在揚州治下,我們去看看也好。”
三人一路上風餐露宿,渾身衣服破敗不堪,為防止衣不蔽體情況的發生,隻得在襄陽做了一個月的工,方才賺夠了盤纏,各買了一身耐磨的麻衣,方才繼續上路。
即使是在三國時期相當富饒的荊揚二州,在這大漢將亡的末年,人們依舊是食不果腹,郭秦方三人一路上時常見到百姓易子而食,三人無不悲痛不已,皆慨歎:“若不是逼得這樣,哪個父母又舍得將自己的孩子送給鄰人去吃啊!”
公元183年10月,看著時間將要逼近黃巾之亂的爆發日期,三人終於來到江夏,不顧江上已然起了大風,急急忙忙地在渡口租了一條船,開往對岸的九江。
恰逢時運不濟,這三人所乘之船年久失修,承載不了三人的重量,船艙內東一處漏水,西一處漏水,把三人急得是團團轉,偏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小船被一個大浪打翻,三人與艄公紛紛落水,可歎三人從現代穿越而來,卻又遭此大難,世人皆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三人卻是怎麼也見不到自己的後福到底在哪裏。
正在三人危難之際,天空一道閃電劃過,雲層中一位身穿鶴氅的老者出現,博袖一揮,大江上便風平浪靜,郭秦方三人蹤跡不見,而岸邊路過的百姓見狀紛紛下拜稱神仙降臨,將要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
話說這雲端上的老者是何人?正是南華老仙是也。南華仙人見星辰變化,龍野之中有星辰閃爍,此乃帝王大興之勢,便袖占一課,不僅知道天下大亂即將到來,更知道三人從現代世界穿越而來,有奇遇如此,不該魂斷長江,駕雲前來救走三人。
拂塵一抖,南華仙人降落在一山腳下,抬頭仰望,這山山峰直插雲霄,山腰間溪水淙淙,有祥雲飛出,稍有常識之人觀此山之氣便知乃一仙山。這座仙山正是天師道祖庭龍虎山。
正待郭秦方三人稍稍醒轉,從龍虎山山上有兩道人口唱道歌,腳踩祥雲疾馳而下,隻聽他們口中唱道:“先有盤古後有天,太上更在盤古前,聽得鴻鈞講大道,證得混元不滅仙。”
兩道人停於三人麵前,隻見矮道人低語:“這就是師尊所說之人,我看這三人相貌平平,不像是可拯救者亂世之人。”
高道人卻搖了搖頭,傳聲於矮道人:“師弟,你天資聰穎,坐定可坐千年,但你可知師尊為何不傳授你仙家大術?就是因為你這張嘴,天機不可泄露,此三人若是麵顯人中龍鳳之相,上界又何必讓他們受這三年之苦?再者,師尊之言可曾錯過?你這張嘴若不是嚴加管束,非得出事不可,既然你不信,便讓你先選二人去傳授其文韜武略,剩下一人我來傳授道術,如何?”
矮道人嘴拙,實在是說不過高道人,隻得嘴中連稱拜服,無奈之下隨意選了郭秦二人,長袖一揮,展現袖裏乾坤大法,乘雲而去。
高道人看著蓄有長髯的方磊,也不多說,架起祥雲,飛入深山之處。
高矮兩道人離開之後,南華仙人再次駕臨龍虎山山巔,長嘯一聲,歎曰:“大道鎮寰宇,眾仙皆卜筮。時道依須盡,天意曷難猜?哈哈哈!”拂袖而去。
且說眾位看官,欲知郭秦方三人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命運的閘門在不經意間打開,主掌未來命運的主降臨人間。
——元順·《全球編年史·第一章:亂世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