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戲誌才剛剛進門的時候,郭嘉見到是好友到來,自然是喜不自勝,但是當來客說明來意的時候,郭嘉滿麵的笑容就僵在了那裏。
畢竟郭嘉僅僅十四歲,再過幾個月,也不過十五歲,雖說在古代已經是談婚論嫁的年齡層次,但是此時的郭嘉還不曾像曆史上所說的那樣風流成性,仍然是喜好讀書,在家中彈彈琴,作作畫的。
在好友麵前,郭嘉自然是不會故作姿態,當聽到戲誌才要去洛陽投奔曹操的時候,郭嘉不禁為痛失一位好友而歎息,顯然戲誌才是看透了郭嘉對他的感情,便一同邀請郭嘉前去洛陽。
見到坐在自己對麵的好友沉吟不語,戲誌才口吐蓮花,滔滔不絕,又是曹操在平定黃巾之亂中作戰勇敢,又是被評為“治世之能臣”等等,直聽得郭嘉是一愣一愣的,顯然此時的郭嘉還沒有到待價而沽的時候,仍然是一個對人主的琢磨不夠透徹的小孩子。
端著茶水想要進廳堂和戲誌才打個招呼的郭辰,聽到了戲誌才的這一番話,又沒有聽到郭嘉做出什麼正麵的回應,心中焦急不已,畢竟自己三兄弟來到潁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郭嘉為突破口,網羅天下豪傑,這要是郭嘉跑了,這麼長時間的等待便是打了水漂。
盡管心中是焦急的,但是受到了正統的政治謀略傳授的郭辰又怎麼會將表情表現在臉上,如果真的出現在了臉上,左慈非得將他打個半身不遂不可。
“既然誌才執意要去投靠孟德,可否容在下問個問題?”在郭府住了多日,除了在床休養的方磊,郭秦二人自然都與戲誌才有所交際。
在這幾日的交往中,戲誌才自然也知道了郭辰也是腹有良謀之人,心中便起了順便把郭辰也帶到曹操那裏的心思,又哪裏知道,郭辰此次詢問,就是為了打戲誌才的臉而來的。
既然郭辰話都已經說到了要問個問題,戲誌才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便讓郭辰縱情詢問。
端著茶水,站在門外的郭辰還不忘將自己手中的茶壺遞給郭嘉,,抿了一口飄著清香的茶,這才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疑問戲誌才聽到之後臉色頓時一變,郭辰竟然問的是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而曹阿瞞僅僅是宦官之後,更是被群臣鄙夷,去做曹操的門客,豈不是會被群臣指著脊梁骨譏諷?
這一連串的問題直接是將戲誌才剛剛說的話體無完膚,如果僅僅從身份上說,選擇袁紹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但是某個人卻去選擇了曹操,這件事不得不令人非常懷疑。
與戲誌才交遊多年,盡管年少的郭奉孝怎麼能夠不懂這些道理,但是他實在是不願意去認為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最親近的人竟然為了榮華富貴而欺騙自己,這個結果實在是太殘酷了,殘酷到讓人無法忍受。
被別人的一連串問題問的啞口無言,這是戲誌才以前從來沒有的過的,作為一個在潁川地區小有名氣的才士,平時怎麼可能心裏打著小九九去欺騙自己的朋友,現在的他,心亂如麻,早已經不能夠理性思考了。
現在的郭嘉無疑仍然會寬容而謙遜的,頗為懂得得饒人處且饒人,哪裏像用計毒辣的鬼謀?真正的鬼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哪怕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也能說出一大套道理,這就是謀士,就是厲害的謀士所必須擁有的厚臉皮。
“誌才,我不想在這羞辱你,你還是走吧。”看著在那裏欲說還休的戲誌才,郭嘉從內心裏感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擺了擺手,意在下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