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計退董卓(2 / 2)

戲誌才聽到曹操的這一憂慮,當然自告奮勇,雖然多年不習武藝,但底子仍在,況且這計謀乃是他所出,這種危險的事情如果戲誌才不做,也沒有第三人敢去做。再者,戲誌才自告奮勇這一作為,才真的能夠讓曹操另眼相看,畢竟謀士除了奇謀百出,還要加上一些膽色才值得人托付要事。

在獻計後不久,戲誌才便告別曹操,身懷書信前往武威郡麵見韓遂馬騰。不知道是不是老天都要幫助戲誌才成就這一大功,當戲誌才風塵仆仆趕到之時,正巧韓馬二人要拔寨攻打金城,戲誌才憑借大司空曹操的書信和利誘攔住了韓馬。

再說函穀關下,隨著秦明的到來,董卓每日的叫陣也終於有了應答,隻不過這下吃癟的就是董卓手下諸將了。

雖說這西涼人體魄生來壯碩,力氣要比中原人大上不少,更是善於馬上作戰,但是遇到了秦明也隻能乖乖的被打敗,像樊稠、張濟、牛輔之流,往往隻是秦明一合之將,而素有威名的徐榮、華雄等人才能夠和秦明好好的過上幾招,往往是雙方打得難解難分。

其實大戰了這麼多天下來,秦明心裏也是挺憋屈的,畢竟自己身懷蓋世武藝,本以為自己能夠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溫酒斬華雄,但是無奈他的實戰經驗太少,雖然掌握了不少精巧之術,但是到了實戰中往往發揮不出來,也是讓他一陣鬱悶。

至於像樊稠這類將領,若不是郭嘉說手下留情,留著這些人去讓韓遂馬騰頭疼,恐怕董卓這幾日隻能天天派出徐榮、華雄這幾員大將來麵對秦明了。

眼瞧著戰事膠著,雙方陣營諸人心中皆是如湯煮一般。李儒急得是,原本以為可以一戰而下函穀關,可是沒想到會出現秦明這個變數,現在洛陽這邊戰事吃緊,雙方相持不下。

那麼一旦韓遂馬騰看到這邊戰事吃緊,如果哪根筋搭錯了,必定要出兵攻打漢陽和隴西,李儒自然也是知道這李傕郭汜有幾斤幾兩,他們是萬萬擋不住韓馬二人的。再加上如果董卓退兵,那麼洛陽裏麵的軍隊一定會傾巢而出追擊董卓軍,到時候就得是兵敗如山倒了。

袁紹見秦明勇冠三軍,自己手下的顏良文醜二將恐怕都有所不逮,自然是心都放到天上去了,一心隻顧著與曹操爭權奪利。

而此時的曹操不僅要估計著袁紹在朝堂上的步步緊逼,更是擔心戲誌才的性命安全,回想起戲誌才一襲白衣的背影,曹操心中想道:“誌才啊,誌才,曹操的這一世富貴就交到你的身上了啊。如果和韓馬達成協定,你我自然是朝堂上的功勳之臣,若是不行,真的就隻能辭官回陳留了啊。”

正當此時,卻聽府外門子來報——戲誌才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曹操自然是喜不自勝,立刻出門迎接,戲誌才翻身下馬,拱手道:“戲誌才拜見司空曹大人,戲誌才不辱使命,韓遂馬騰答應出兵攻打漢陽隴西兩郡。”

“哈哈哈,天不絕我,我得誌才猶如高祖得子房。”曹操雙手拉著戲誌才,“誌才定要好好給我說說如何勸服韓遂馬騰這兩匹餓狼的。”

其實,對是否集中力量去得罪董卓那個死胖子的決定,韓馬二人也在私下裏討論了半天,最終兩人還是決定去攻打董卓的大本營。

馬騰說服韓遂,用了兩點理由,一是韓馬二人這麼多年南征北戰,從來沒有得到過朝廷的封賞,按道理來說,他們二人還算得上是叛軍。但是曹操在書信中明確說明了,願意將武威、金城、張掖、酒泉、敦煌五郡封賞給他們二人,承認他們軍隊的合法地位,也就說韓馬二人自此之後在名頭上也將不弱於董卓,甚至擁有了與董卓分庭抗禮的能力。

二是,董卓率大軍出潼關兵臨洛陽,他所鎮守的漢陽和隴西兩郡必定兵力空虛,按照韓馬二人探馬所報,現在鎮守兩郡的乃是李傕郭汜二人,但是這兩個人雖然武略上還算是不錯,但是謀略怕是拍馬也趕不上韓遂一個人,所以兩人成功攻打下兩郡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再者,如果董卓丟失了兩郡最為基礎的根據地之後,僅僅擁有左扶風,右馮翊和京兆尹三郡,董卓名不正言不順,必定不得民心,這三郡也是呆不安穩的。所以當韓馬二人勢大之後,順手滅掉董卓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韓遂想想這麼多年在董卓的打壓之下,他和馬騰隻能占據頗為貧瘠的涼州北部幾郡就頗為辛酸,但是現在知道終於有機會鹹魚翻身,自然是在第二天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戲誌才,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要將董卓老賊的漢陽隴西兩郡攻打下來獻於朝廷。

得知韓馬將攻打董卓老巢,曹操這邊自然是一片歡天喜地,但是當李儒得到線報的時候,臉上卻陰雲密布,不得不想好他和董卓的退路。

靈光一閃,計上心頭,李儒便想好了全身而退的計策。

且說眾位看官,欲知李儒如何全身而退,且看下回分解。

縱橫家者,權事製宜,此其所長也——元順·《全球編年史·第一章:亂世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