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願者上鉤(2 / 3)

雖然方磊心中已經拿捏此人心理八九不離十,但還是決定試一試此人的才華究竟如何。如此才能確定應該將此人安排在何等位置上。

“留仙既有大才,奈何交州自有其法,士人必有策論交予使君,如有長處,方得以征辟,不知君有何高論。”

管易也不是愚鈍之人,自然知道方磊此時乃是試他,便也不再藏拙,將自己在這一個月內所想說了出來。

“郭使君大才,所行之政均直指要害,然交州之地地處南方一隅,北有益州荊州揚州阻隔,使我不能進取中原,南臨海洋,若無舟船之利,怎能跨海越洋。

“況且,如今的交州也不是整個都由使君控製,北交州四郡仍然被前刺史朱符任命的太守所控製,不聽郭使君之令。四郡若不皆歸使君號令,何談北上進取。

“《易》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南交州民眾富庶,參軍之情高漲,且武有討逆將軍秦仲武,文有股肱士威彥。當強軍興軍,除勸課農桑外,獎勵軍功,以此保持戰則必勝。

“《易》又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郭使君既已建百家學宮,納春秋諸生之言,為何隻納士子,而忘卻農民、工匠和商人。使君除納士子之外,應當獎勵繳納稅賦多的農民和工匠,對於長於奇淫巧技的工匠也當予以獎勵。想當年朝堂曾設將作大匠以管理天下工匠,交州為何不可嚐試此類官職。”

管易說完便不再言語,而坐在堂上的秦明早已經聽得呼呼大睡,而郭辰郭嘉和方磊卻在細細咂摸管易話中之意。

郭辰越想越覺得管易剛剛所說十分有理,他們掌控交趾之時,隻顧與民休息,卻遺忘了維持強大的軍事力量,雖然現在已經接手了南交州五郡的防務,但是縣城守備的軍隊多是老弱殘兵,看來是得建立起一支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軍隊了。

雖然交州現在看起來人才並不短缺,文有郭辰,士燮,郭嘉,闞澤,有時候方磊還能幫幫忙,但是武將方麵真的是捉襟見肘。或許方磊剛剛拐來一個小龐統,但是一個孺子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基本的官員和守城武將或許靠著剛剛實行的招賢令能夠基本維持五郡的運行,但是在尖端人才方麵,尤其是善於謀略的文士和武將都是少得可憐,僅僅從去一趟洛陽就基本將郭辰的大本營抽空便可以看出來。

所以說,現在的南交州,幸虧是北交州五郡太守尚未聯合起來,仍然忙著安定各郡民心,荊州刺史劉表剛剛上任,尚未平定宗賊之亂,要不南交州這塊大肥肉必定被左一口,右一口給蠶食掉。

想到此處,方磊郭辰等人皆是渾身一悚,郭辰隨即發布軍事命令,命令中明確指出各郡縣清點守備軍,凡是老弱病殘者一律強製退伍,給予田畝房屋安撫,另外征兵一萬,由秦明和黃忠統帥訓練,從而建立起一支常備軍隊。

很明顯,管易憑借著他的大局觀成功的在交州刺史府謀到了一份交州主簿的職位。

此時的方磊,考慮到交州今後要北抗荊州劉表,揚州袁術等人,便打起了許多人的注意,最後方磊尋摸了半天找到了一個人挺合適,此人正是李儒。

方磊當即修書一封,在信中明確指出了董卓僅僅算是一梟雄,其本質貪圖享樂就決定他不具有平定天下的潛質,現在更是被朝廷大軍和韓馬夾擊,滅亡隻是朝夕之事,因此請李儒早安排董卓身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