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荊州刺史劉表正在平定宗賊之亂,揚州刺史劉繇忙著處理與山越人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而交州前刺史朱符死後,代替他的郭辰正在勵精圖治,卻知曉了鬱林郡太守穀永、蒼梧郡太守史璜、南海郡太守孔芝和高涼郡太守胡寵四郡太守起兵五萬,號稱二十萬,自東北向西南,攻打現任交州刺史郭辰所占據的南交州五郡。
此消息剛剛在朝堂上公布,舉朝嘩然。畢竟交州是一個不是太富庶的地方,因此那邊的太守反而都是世家大族靠著使較少的銀子,更多的是靠舉孝廉或者茂才當上的郡守,所以在這些當世公卿們的眼中,這些有著真才實學的人更應當努力治理自己手下的一塊地盤,而不是打打殺殺。
如果說太守作亂反抗刺史不夠勁,那麼這些郡守打得旗號更是讓這些朝堂上的大臣不敢相信。四郡太守打得旗號是現任刺史郭辰勾結夷賊,偷入番禺城,斬殺了前刺史朱符。
這些消息一波一波的傳向洛陽的朝堂之上,每當一個消息傳出都會引起朝臣們廣泛的議論。尤其是這勾結山越夷賊是像傳奇一樣,畢竟朝廷發兵圍剿多年,最終還是不了了之,若是這郭辰真的能夠和山越人做交易,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同意就讓郭辰去做這交州刺史。
朝廷多年沒有解決的問題,讓著郭辰一朝解決,就算是死個朱符又怎樣,這種大才當刺史簡直是委屈了。這就是多數人的想法,但是一旦他們想到郭辰當初的民主之論,頓時偃旗息鼓。
此時的郭辰真真是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畢竟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交趾和朱崖兩郡撲來,而郭辰手上僅僅有剛剛招募的一萬新軍和三千輕騎。雖然這三千輕騎參加過函穀關之戰,但是在黃忠看來仍然是不堪一用。
見到敵人兵多,而自己兵少,郭辰無奈中要下令再征募軍士,卻被方磊製止。
“大哥,你此時再次招兵隻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方磊斥道。
郭辰也是六神無主,雖然他被左慈傳授了治世之才,但是僅僅長於理政,雖然對軍事不能說一竅不通,但是說實在話,就算是士燮都比郭辰懂的多一些。這也是為什麼郭辰和秦明兩個人一定要相互搭配,再加上善謀的方磊的原因。
“在我看來,我軍有三必勝,敵軍有三必敗。
“我軍乃正義之師,刺史乃朝廷所授,不能為小人所乘。此一必勝也。
“我軍兵士頓頓飽食,操練有序,熟於戰陣,雖為新軍,卻已初現崢嶸,又有獎勵軍功在前,軍士必奮勇當先,以期光耀門楣。陣亡者州府皆能撫恤家人,福蔭後代。此二必勝也。
“我占據五郡,令行禁止,團結一心,以逸待勞,一旦開戰,將成為最大保障。此三必勝也。”
正從門外走進來的郭嘉剛剛聽到方磊講完三必勝,便接著講了敵軍的三必敗。
“敵軍乃太守府兵,征伐刺史,以下克上,名不正則言不順。此一必敗也。
“敵軍雖聲勢浩大,但疏於戰陣,久不操練。更加上多數兵勇乃強征壯丁,若遇戰敗必定一擊而潰。此二必敗也。
“敵軍間黨同伐異,心猿意馬,更兼長途奔襲,令出多門。此三必敗也。
“觀此理,敵軍雖有二十萬兵馬,我軍隻要稍加謀劃,彈指可滅。”
雖然方磊和郭嘉說這番話,有一定的誇大成分,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住郭辰的心,但是其中說的也是句句正中要害。
據此,方磊急召秦明黃忠士壹管易四人到刺史府大堂議事。
“鑒於軍情緊急,令郭嘉秦明率兩千輕騎,三千新軍前往合浦郡,但有風吹草動,速來報我。令黃忠率一千輕騎,五千新軍前往交趾郡邊界,嚴防敵軍細作。令士壹管易率兩千新軍巡視南交州五郡各縣,杜絕部分心懷不軌之人趁機作亂。”
方磊將任務安排完畢,躬身對郭辰說道:“大哥在此靜坐,等著前方擊敵的好消息便是,至於五郡之內的錢糧兵器調度,則全權靠大哥與威彥德潤操勞。”
聽到方磊如此篤定,郭辰心中也是大定,說起來還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雖然他們三人異父異母,但同從未來穿越而來,因此有割不斷的情愫。
“報……”一斥候進入刺史府,喘息道:“朱崖郡士族作亂,朱崖郡太守懇請州府派兵救援。”
聽到斥候來報,大堂上還在的人均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沒想到南交州五郡在經營了這麼長時間之後竟然還有人敢於作亂。
方磊雖然此時身為軍師,但不得不前往朱崖平叛,而在與郭辰打過招呼之後帶走了州府剩餘的兩千親衛中的一千,此時的龍編縣城隻剩下一千人守城。幸虧交趾隻有一麵與鬱林郡接壤,不然定是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