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知己知彼(2 / 2)

馬哲坐下來,鄧學明紅著臉道:“看到了吧,李兆國已經在活動了,而且有劉成功他們在運作,所以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想打贏官司,你覺得可能嗎?”

馬哲突然似乎明白了鄧學明的良苦用心,他這是在暗中幫助自己,不解地問道:“你知道劉成功他們今天要來?”

鄧學明意味深長一笑,道:“我說你聰明,果然不一般。是的,我昨天晚上從康建國那裏得到的消息,本來不想管這事,想著你急於求成,幹脆帶你去見見世麵,看到這一幕你有何感想?”

馬哲苦笑,道:“難道法律在權力麵前就變得如此脆弱嗎?”

“不!”鄧學明坐起來一擺手道:“法律是這個國家的根基,任何時候都不會動搖,更沒有敢挑戰法律,逆天行之。可是你要結合實際,因地製宜,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或者說他們要達到一個目的,利用法律漏洞讓犯罪嫌疑人逃脫,這是法治進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

“所以,對方在找漏洞,你也得找漏洞,或者說你要了解對方從哪一方麵入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你了解劉成功,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馬哲深思,道:“劉成功雖說沒多少本事,但接過不少刑事案子,不過類似案件他也是第一次接,我覺得他會從證據下手逐一反駁。”

“錯!”鄧學明神色凝重地道:“證據是鐵證,不可能推翻。我倒認為他會從外圍入手,隻要證明李強不具備作案時間,或者說他沒有參與這起事件,這才是他的突破口。”

馬哲聽著雲裏霧裏,道:“明明現場有遺留物,而且晏楠也指認李強對其實施了行為,難道這不足以證明他的犯罪事實嗎?”

鄧學明搖搖頭道:“馬哲,你還是嫩了點。我問你,假如晏楠在說謊,那這個案子成立嗎?假如現場遺留物不是在犯罪現場取證的,你能證明李強確實實施了罪行?即便成立,又如何證明他們發生了關係,你想過嗎?”

“同夥範鵬已經指認,那這又如何說?”

鄧學明立馬反駁道:“範鵬也可以說你我參與了,不是嗎?”

見馬哲不說話,鄧學明接著道:“如果從公安角度,這個案子基本定性,就是一起強女幹案,但從我們律師角度看,應該看到案件背後的關聯性,至少證明李強具備作案時間和動機。比如說,李強是在哪裏遇見晏楠的,和什麼人吃了飯,吃完飯又幹什麼,出於什麼目的要送晏楠回家,回家的路上他又在想什麼等等,這才是本案的焦點。”

馬哲似乎明白了,道:“這也正是劉成功他們想要改變事實的地方嗎?”

鄧學明點點頭道:“我猜劉成功會避開犯罪現場遺留物不談,重點從作案動機入手。這種案件是各方舉證,他隻要證明李強不具備犯罪動機就成立了。或者說一股腦推到範鵬身上,這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