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國在大地時,同樣與時代保持密切合作,所服務的子公司是遠豐國際貿易、遠達地產以及遠晨汽貿,這些業務都是他拉過來的。走的時候並沒有帶走,而是留給了劉成功。
關於時代集團內部鬥爭,馬哲從魏旗那裏了解不少。大地在時代的業務範圍正是秦遠江所控製的子公司,而韜光服務的子公司則由孟廣澤親自掌控。倆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馬哲無從得知。不過,從上次韜光舉辦的夜宴似乎能看出些端倪。
馬哲離開大地時,陳忠國給過他一張名片,正是秦遠江的名片。他說他和秦遠江是好朋友,有困難讓找他。既然是好朋友,為什麼不出現在晚宴上,取而代之的是孟廣澤。
緊接著,時代集團內部發生大的人事調動,韜光在之後和時代簽署了合作協議。如此看來,陳忠國和秦遠江的關係出現裂痕,那到底是什麼原因?
就這個問題,馬哲仔細分析過。如果不出意外,正是上次京劇大師王丹青的案子。陳忠國一直不出麵,而是推給了馬哲,之後又讓郭建勳和他辦理,再往後調解處理。在這中間,倆人的關係應該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孟廣澤和秦遠江關係不和,讓原屬同一家律師所進入,這一做法實在太詭異。其實完全可以聘請光明律師所而不是韜光,為什麼?
這說明一個問題,孟廣澤和陳忠國的關係絕對不一般。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在晚宴上,更不會短時間內與韜光達成合作意向。馬哲大膽推測,當年孟瑤的母親去世時代集團發生內鬥,陳忠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於此,陳忠國不費餘力大力支持時代工作。一個小小的法務總監,用得著如此大動幹戈嗎?
剛才談話時陳忠國的一句話馬哲聽進去了,希望韜光變得更加強大。如果這一點出發,他應該顧全大局,替陳忠國分擔解憂。
可從個人角度出發,公司內部的法務和律師所是無法同日而語的,或者說韜光是大海,而時代僅僅是小魚塘。即便自己再努力,依然是法務總監。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或許稍瞬即逝,或許是度日如年。可對於馬哲來說,他今年都28歲了,這一年對他多麼的關鍵和重要。也許期間內辦一起大案名聲大噪,光環名譽接踵而來。即便成不了名,也可以積累一定的社會資源和人脈。
到了時代,如同進入狹小的胡同裏,巴掌大的天,再有雄心如何揚帆遠航,始終停留在原地望洋興歎。假如一年後回到韜光,原先積累的資源都沒有了,又要從一個新人開始。他還能等得起嗎?
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麵前,馬哲迷茫了。是應該為了前途考慮,還是應該站在韜光出發?這好似一道無解的數學題,讓他難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