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馬哲腦袋嗡地一聲,瞬間斷片,驚訝地半天說不出話來。要不是旁邊的翻譯提醒,估計能愣著坐一晚上。
克裏斯汀意識到他的緊張,寬慰地道:“我們需要傾聽青年人的發聲,隻有你們才能共同推進全球經濟和諧發展,你作為我的特別嘉賓,希望你能去。”
馬哲穩定情緒後道:“我需要準備什麼嗎?”
克裏斯汀一攤手道:“為什麼要準備呢,你剛才的提問也是提前準備好的嗎?”
馬哲搖了搖頭。
“對,我需要思維風暴。”
錄製今晚節目的上海台聽說要臨時加人,忙成了一團糟。派車將馬哲接到電視台,導演與其簡單溝通後,在職務稱呼上遇到了難題。如果字幕上打上達美集團副總裁,這要讓同華高層看了作何感想。想了許久道:“你就說我是複旦大學EMBA第二十五期學員就行了。”
導演驚訝地道:“難道你沒有具體職務嗎?”
馬哲道:“我的職務上不得台麵,還是別介紹了。”
“那行吧。”導演已經有些抓狂,道:“是這樣,我們這期節目是要在上海經視播出的,說不定也可能到上海台播出。所以,在講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氣和分寸,該說的可以說,不該說的堅決不說,到時候我們會給你台本。另外,市領導今晚也要參加,錄製前會有人專門與你溝通,明白沒?”
馬哲有些發懵,道:“這是什麼意思?”
導演不耐煩地道:“這你都不懂?這可是要在電視台播出的,萬一你嘴巴兜不住什麼話都往外蹦,你讓我們後期怎麼剪輯?到時候你照著台本念就行了,既要說好,又不能讓人看出破綻。”
馬哲無語。
果不其然,在錄製前前後有三位領導的秘書找他談過話,並給出了標準答案,讓他以最快的速度背下來,還要臨場發揮進行互動。文稿寫得相當出彩,沒有絲毫破綻,可這種照本宣科,一下子打消了他的積極性。
錄製準時開始,馬哲坐在鏡頭前十分緊張,手心都是汗。尤其是鏡頭對準他的時候,慌張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市領導顯然司空見慣了,麵對鏡頭旁征博引,滔滔不絕,從國際形勢談到國內經濟,又具體到政府調控層麵。可謂是滴水不漏,相當精彩。
輪到馬哲發言時,他快速調整思路,違心地照著台本回答了看似圓滿的問題。一個多小時的錄製,渾身濕透。
錄完節目,所有人都圍著克裏斯汀,自己反倒成了棄兒,沒有人在乎他的存在。馬哲悄悄離開,狂奔回到了住處。本以為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硬生生地憋在肚子裏。
一切都是假的。如同泡沫中的地產經濟,用無限貸款貸給開發商,普通民眾再貸款買房子,那錢到了誰的口袋裏,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