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聶董的一句話打動了我。他說,時代在進步,年輕人的想法不可估量。而我們在創新上顯然力不從心,需要吸納有想法的人進入管理層。他說得沒錯,我們已經快被社會淘汰了,你方案裏提到的什麼B2C、O2O等,距離我們達美還很遙遠,然而你提出來了,這就是創新。”
“此外,聶董一再強調要培養本土後備力量,確實如此。我們遲早是要回上海的,畢竟家不在這裏。你算一個,彭成算一個。如果拿你倆做對比,你的理論功底比他強,但實戰還差許多。不過你比他有優勢,學曆就是一道門檻。萬一將來我撤走了,你應該明白的。”
“我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達美盡快上市,隻要成功上市,我的任務就完成了。目前已完成三輪融資,聶董的想法是明年年初完成融資提交上市申請,不出意外到年底即可上市。一旦成功上市,那錢就不是錢了。”
“所以,為了拿到這次融資,這個方案必須由我來做,畢竟我彙報比你力度要大。當然了,如果項目批下來了,還是由你和艾總做,我不參與。”
聽完袁楷的長篇大論,馬哲聽著雲裏霧裏。總而言之一句話,方案是你的,但由我彙報,這和搶劫有什麼區別。淡然一笑道:“我能理解袁總的良苦用心,作為達美的一份子自然應該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但就事論事,不知是否附和相關程序呢?另外,我覺得有必要和艾總商量一下。”
“馬哲!”袁楷加重語氣道,“苦口婆心說了半天怎麼不明白我的意思呢,這事就這麼定了,回去準備準備,下午三點統一乘車到機場,去吧。”
臨走時,袁楷又叫住道,“這事是為了公司利益,還是為了個人得失,你掂量著辦吧。”
馬哲回到辦公室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複雜的心情難以平複。這就好比自己的孩子被人搶走一樣,心裏怎麼能舒坦。可轉念一想,或許袁楷說得沒錯。靠他的力量很難打動投資者,除去完美的方案外還需要足夠的人脈資源。隻要這個項目得以實施,還在乎什麼名和利呢。自己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喲,這是咋了,還在為剛才的事生氣呢。”艾溪推門進來道。
馬哲坐起來調整好情緒道:“不是,本來就是我錯了,挨幾句批評也沒什麼。”
“看來你挺想得開嘛。”艾溪坐在辦公桌前隨手拿起一份雜誌看起來,問道:“袁總剛才叫你幹什麼了?”
馬哲一直在思量要不要告訴艾溪,權衡利弊後決定暫時不說。她知道了一定會與袁楷理論,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為複雜。他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實實在在幹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