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看,我們可以與香港那邊取得聯係,暫時租用倉庫,由中介公司提供貨源,這樣一來有利於緩解我們的壓力。”
自打金諾開業以來,經營效果特別好,有的顧客是來嚐鮮,有的是專門購買,還有的低價從這裏拿貨出去販賣,口碑營銷一傳十十傳百,無形中擴大金諾的影響力。畢竟是新生事物,國人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再加上國內食品安全受到考驗,金諾的成功成為現象級產物。
產品供不應求,然而整體運營情況持續虧損,正好成反比。因為商品幾乎是原價售出,不虧損才怪。這是馬哲敲定的營銷策略,先以低價把顧客吸引進來,等市場日臻成熟後再考慮賺錢。可總公司早已把金諾拋棄,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是支撐不下去的。
至於供貨環節,馬哲也意識到了。這兩天陸續有國際供貨商找上門談合作,都被他拒絕了。他還是把所有的業務都壓在遠豐肩上,也好為時代創造效益。暫時收購不了,以這種方式也是一種支持。然而,商場是不講人情的,如果一味地考慮對方,最終拖垮的是自己。
李誌清見馬哲不說話,又補充道:“馬總,百家彙也開始加入到海購行列,而且將原來的國貿商城整個買下來,專門銷售海外產品,而且規模比我們大得多。如果再不解決供貨問題,很有可能被對方趕超,我們就錯過了發展黃金期。”
李誌清的話不假,王鐸去了百家彙後不久,聲勢浩大地宣布進軍海購市場。要知道,金諾當初發展這一模式當初遭到他反對的,沒想到也加入進來。到底是瞿天鴻的意向還是王鐸的主意,不得而知。
自從王鐸離開後,馬哲還沒與他見麵,連電話都很少溝通。這段時間,馬哲特別忙,忙得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想其他事了,可能忽略了與王鐸的溝通。
然而,王鐸離開金諾加入百家彙讓他很傷心,現在又複製自己的模式針對金諾,還是曾經的好哥們嗎?
陣陣心寒湧上心頭,而他卻堅持相信王鐸不是那樣的人。經曆過生死考驗的友誼,難道就這麼不堪一擊嗎?
李誌清急得直拍桌子,催促道:“馬總,你倒是說句話啊,這一問題不解決,我們就無法維係正常運營。”
馬哲抽完煙掐滅,默默地抬起頭道:“謝謝各位,看得出大家是真心把金諾當做自己家來維護,我比你們著急,也很無奈,資金出了問題,大家都知道的,沒有錢,我們拿什麼拓展業務?”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選擇了沉默。過了一會兒,羅強站起來道:“馬總,從這個月開始,我把工資捐給金諾,雖然不多,也是一份力量。”
緊接著,謝麗芳也站了起來,錚錚道:“馬總,我也捐出工資還有獎金,而且我可以發動全體員工暫緩領工資,支持金諾度過眼前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