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先定個小目標(2 / 2)

然而,真正生存下來的寥寥無幾。尤其是受到國家房地產政策調控後,致使房價大跌,一夜之間消失不少企業,捐錢跑路的不在少數。能撐下來的往往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

葉榮康以前不過是個包工頭,一直跟在秦遠江屁股後麵幹。賺了點小錢,幹脆自己單幹,成立了榮康房地產公司。在秦遠江的幫助下,投資修建了市發改局大樓,急不可耐地投資了房地產。也就在此時,正式更名為榮康集團。

公司改集團在一段時間特別流行,總覺得公司就低一等,集團聽起來高大上。但注冊集團是有條件的,注冊資金要達到5000萬以上,至少要有三個以上聯係密切的子公司,一個破房地產企業那有什麼子公司,這並難不倒聰明的國人,隨便拉了幾家建築工隊注冊公司,借錢注冊搖身一變成了集團。

不過他運氣並不好,房屋質量問題引發退房潮,若不是秦遠江出麵擺平,估計早就進了監獄了。爾後,又幹回了老本行,與南方一企業共同投資興建了塢江大道,結果老板卷錢跑路了,賠了個底朝天,至今都緩不過勁來。後來又跟著秦遠江幹,水榭花園就是合夥興建的。後來又搭上李文娜的車,合夥開發烏托邦“萊頓小鎮”。

葉榮康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地產業幹得好好的又搗鼓起化妝品。花了大價錢收購了一家南方小企業化妝品牌,走上了貼牌發展致富之路。

如果由亞輝集團出麵,事情一下子就變得簡單了,吃掉它綽綽有餘。馬哲並不想讓趙雅參與到這事中來,但聶禹森已經等不及了。

來到水榭花園,售樓處前排著長龍,前來購房的市民不顧天氣炎熱熙熙攘攘擁擠著,如此壯觀場麵著實驚歎。看來,國家再出台什麼政策都阻擋不了國人的購房熱情,房地產企業依然是朝陽產業。

都說房地產是泡沫經濟,此話一點都不假。企業從銀行貸款蓋房,百姓從銀行貸款買房,銀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看不見的數字在空中飄來飄去。而罪魁禍首還是政府。

土地經濟幾乎成了每個地方出政績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不管繁華都市還是偏遠縣城,炒地屢試不爽,翻著花樣無限度貪婪索取,而保駕護航的正是所謂的政策。

按照國家政策從農民手中一畝700元收回去,經過繁瑣的土地變性,搖身一變從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即為合法,可以發放大紅本。在集體土地上興建的房屋成了小產權房,不受法律保護。通過拍賣手段一畝地炒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農民所有的補償款都買不到一間廁所。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通過科技創新達到了旁人無可企及的地位,與此同時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中國首富王某某居然是地產商,著實可悲可歎。先定個小目標,再造幾個國民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