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躍馬城頭(2 / 2)

長空澄碧,萬裏雲飄,豔陽下蒼塵綠草掩蓋了馬蹄,卻掩不住縱橫於天地間的豪情。秦浪川端坐馬上,白衣隨風,長刀高舉,大笑道:“我去也!”一撥馬向西北馳去。

“大人,大人!”祁北山、安子騰幾人都圍了過來。

嚴總兵直愣半晌,側頭瞧瞧他身邊的軍卒:“這還看什麼,開啊!”

城門吱呀呀開啟,常思豪斜插雙刀,一馬當先而出,祁北山、涼音、晴音兩位師太隨後,四人縱馬揚蹄,於後急追。

直奔到晌午,秦浪川速度放緩,四騎這才趕上,祁北山叫道:“老太爺,如此疾行,馬兒太過疲累,恐怕戰時乏力,咱們休息一會吧。”

秦浪川伸手一指:“前麵便是武周山,兩位師太,咱們到那再行休息如何?”

涼音道:“甚好。”

幾人放緩了速度,不多時前麵向陽之地現出一座岩山,並不甚高,卻仿佛渾然一塊,石質蒼古,上麵鑿出大小不一的洞窟,內中佛像各具形象,高大者頂崖偉天,纖小者可攏於指掌,佛體或坐或立,或獨守一域,或三五成群,麵容有的慈和安詳,有的威武呈怒,各具其態,背後窟壁上種種飛天、光譜、雲紋浮雕亦極為細致精巧,一些表層局部雖被邊塞獷風剝蝕摧化,卻仍難掩其豐姿。祁北山讚道:“雲岡石窟果然鬼斧神工,奪盡天地造化,非人力能為。”

秦浪川搖頭:“此實出於巧匠妙手,幻鬼虛神何能為之!北山一句話,古人幾多汗水辛勞,俱付東流矣!”

幾人無暇細看,向前行出一裏多許,已到這片石窟群的末端,尋一視野開闊之處停下休息,放馬自去啃青。

見對麵一洞石窟高闊深邃,極是宏偉,晴音感歎道:“阿彌陀佛,當年曇曜大師聚數十萬工匠奉旨修佛,耗盡光陰四十載,才鑿就了如此天地壯觀,師姐,咱們應該進去叩拜一番才是。”涼音點頭,兩位師太緩步走入這石窟之內,隻見兩側有四尊高大的岩佛,單掌立於胸前,呈站立姿式,正中央是釋迦坐像,高達四丈餘,雕得高鼻薄唇,大耳垂肩,身體微微前傾,神情肅穆,隻是在暗影中不見陽光,略顯森鬱。

二尼心生敬仰,雙手合十,伏身跪拜,祝道:“願釋尊佑我等順利刺死俺答,救萬民於水火。”

“哈哈哈哈哈哈!”

忽聽窟中有大笑之聲響起,音質洪亮震心,且有一股威嚴之勢:“世上有人拜佛求功名,有人拜佛求利祿,未見有人求釋尊佑己殺人者!兩位師太想來也清修多年,何以不堪至此?”

涼音、晴音大驚失色,抬頭望去,釋尊麵容慈嚴,雙目似望向自己,連忙伏倒:“弟子知罪!”晴音道:“釋尊有所不知,俺答每次出兵犯境,都要大肆屠掠奸淫,以致生靈塗炭,遍野哀鴻……”

“差矣!”一聲沉喝,如綻驚雷,駭得晴音低下頭去,不敢再言。

隻聽那聲音續道:“萬事皆有因果,你隻見果,卻未見因,韃靼人以放牧為生,日用之物稀缺,就拿茶葉來說,他們每日以牛羊肉為食,餐後必須飲濃茶以清油脂,否則必生疾病,而明朝皇帝卻實行禁茶策略,使韃靼百姓苦不堪言。其它日常應用之物由於不能通貢行商,亦無處購買,走私卻又犯禁要被殺頭。俺答自來有與大明修好之願,他十八歲接掌軍政大權,二十七歲時便向明朝提出要通貢貿易,往來數十次,結果明朝不但不理不睬,反而殺死他使者數名,後來好容易在邊城試開馬市交易物品,明帝卻又出爾反爾,將馬市收回,俺答庚戌年不得已這才率大軍破境,圍困京師以行兵諫,明朝皇帝以天之子自尊,傲睨自大,仍頑固拒絕,俺答以當時的軍力,足以取下城池,但他本非為奪地而來,便隻燒城示威,劫掠而去,罪亦情有可原。今次他提十萬兵東來,為的仍是此事,絕非為了他自己。眾生平等,爾等為何隻管漢人生計,不顧外族死活?”

二尼對視一眼,神情不安,晴音道:“弟子實不知此中尚有此關節,然俺答此次興兵而來,必又是一場浩劫,請釋尊大發慈悲,消弭此禍。”

“哈哈哈哈,”那聲音大笑數聲,在窟中回蕩不絕,震得人胸腔發悶,耳鼓生疼。繼而這聲線又轉為肅穆,沉沉地道:“無明頑愚自爭鬥,外物擾心破清修!須知因義是緣起義,果義是緣生義,一切皆有因果緣法,有為便是執著。”

二尼聞言大悟,口道:“善哉!”閉目盤坐於地,雙掌合十。

窟外一人喝道:“誰人在此,裝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