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 奮勇揚威(2 / 2)

廝殺中的韃子和守軍見了無不驚駭:這人懷中抱的,正是城頭炮台上佛朗機炮!

佛朗機炮分為母銃和子銃兩部分,母銃即炮身,上麵安有準星和照門,後部有長條槽口,子銃則有多個,內部裝填彈藥後放入母銃槽膛內即可發炮,發射下一發炮彈時隻需更換子銃即可,裝填速度很快,這種設計極為先進。其製造方法乃自葡萄牙人處學來,今年初才正式批量生產製造投入使用,大同作為邊防重鎮,第一批出廠時便分得五十二門裝備以助城防,由於其自重較沉,須得鑿石築台才能安置,那厚實的炮管乃是精鐵打鑄,份量有三四百斤,被這大漢抓著炮耳拿在手裏,卻好似端支火銃般輕鬆寫意。

秦絕響身上暗器打光,一麵端著比連弩強施射,一麵笑罵道:“操!引雷生,我還以為你他媽當逃兵跑了呢!原來是端這玩意兒去了!”

引雷生哈哈笑道:“這邊打的熱火朝天,咱那邊炮還閑著,所以我就把它抱來了,少主爺放心,我不會給秦家丟臉,也不會給大同分舵抹黑!”

秦絕響笑道:“行,看你的了!”

“雷生小心!”安子騰大喝提醒。

哧哧破空聲響,幾枝強箭射在腳邊,“我操你奶奶的!”引雷生趕忙伏低身子,退換子銃重新上膛發射,子銃裏裝的都是開花炮彈,打中一人,炸開一片,敵空中部隊無處可逃,哪受得了,幾炮下來便死傷大半。

頭上箭雨見稀,壓力驟減,城上兵士見狀軍心大振,個個奮勇向前!

已經翻上城頭的韃子被逼得步步後退,眼瞅身後就是城垛,再退一步就要跌下城頭摔成肉泥,每個人心思都想到了一處:左右是死,何不多殺他幾個明軍陪葬!胸中懼意頓消,冒著槍林戟海不顧一切地掄刀大砍,口中都吼得劈了音。

嚴總兵在箭樓上望著戰況,表情凝重,對攻中的數萬人都豁了性命,嘶喊的聲音竟能蓋得過炮響,場麵委實令人心悸。

“稟大人,東西我們撿來了!”一軍士從梯口跑上,手裏抱著鷹翼巨箏殘片。

“拿過來看看!”

嚴總兵和秦浪川圍上接過,將殘片平鋪在地,略一組合,拚出大致完形,那鷹翼都是普通布料所製,四周用皮條綁在支撐骨架上,形製較為簡陋。

“這東西設計的不錯,”秦浪川端詳擺弄著,“但從材料上看,折疊骨架都是用箭杆改造的,顯然是臨時拚製,依我看數量絕不會太多。”

嚴總兵道:“今日的西北風是四更左右刮起的,按時間來算,那時敵人已在途中,想出這樣的手段並立刻付諸實施,臨戰時能用上,效率相當之高。”

秦浪川瞥了瞥他熬得發黑的眼圈,淡淡道:“人多好辦事兒啊,八萬大軍,想做點什麼還不容易。”

他緩緩踱了幾步,轉頭望向窗外,俺答主力軍靠近之後反而減緩了一些速度,似乎在觀察戰況。

觀其軍容和戰力,顯然南下攻朔州等處時並未遭受太大的減損,如果像今天這樣的攻法,他的實力絕不會保存得如此完整,看來以前的戰略分析有誤,南下攻朔州一線不過是個幌子,他的心思從來就沒離開過大同,此次奇襲的猛烈和決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謂兵行詭道,俺答是實戰中打出來的行家,行事果然出人意表,但此舉雖出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其實奪下朔州,有大同在,京師仍有屏障,他既然是要敲山震虎,迫朝廷在通貢這件事上作出決策,那麼大同自是最合適不過。照此看來,沒有出兵南援反倒成了好事,否則援軍在途中與敵相遇,無堅可守,怎能敵得過八萬大軍,鐵蹄趟過,人就沒了。

嚴總兵道:“敵軍現在正麵強攻,損失約是我軍的六到七倍,憑箏力飛上城頭的隻是少數,把這一股消滅後隻要咱們再堅持小半個時辰左右,他們難以為繼,必然退去。”

秦浪川卻不樂觀:“如不能一鼓作氣拿下城頭,時間一久士氣必衰,俺答不會不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會給咱們喘息的時間。”

話音未落,已見城外俺答主力軍改道向左,直取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