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聖意(2 / 3)

隆慶使個眼色,馮保上前一甩拂子,詹仰庇退步入席。開宴之聲宣出,曲聲又起,殿後飄來兩隊手托漆盤的宮女,隨著輕盈的步履,盞盞裙花散於席間各處,將各色菜品都擺了上來。

隆慶坐回寶座,身邊也多了兩名宮女伺候。此時曲聲一變,嫻靜悠然,爽如清風送雪,數十名豔姬翩翩入殿,歌舞起來。她們一個個頭挽高髻,斜插步搖,明珠綴耳,脂點紅唇,上身都穿著紅底金線小坎肩,肩峰領口處白絨翻卷,裏麵羅衣輕薄如蟬翼,半透明材質的廣袖下,粉白玉臂隱約可見,水帶長綾揮舞起來如花枝逐霧,分外妖嬈。

一時間殿內衣香播灑,鬢影搖紅,看得眾官一陣骨酥肉懶,剛才的緊張氣氛也一掃而空。

常思豪無心觀看歌舞,回憶劉金吾講過的場次安排,知道梁伯龍的戲就在這場歌舞之後,內心又開始不安。遙向戚繼光方向望去,隻見他正禮貌地執杯接酒,表情多少有些心不在焉。郭書榮華給戚繼光斟完,顯然察覺了這邊的目光,又斟一杯,雙手捧起,含笑移目向常思豪遙遙相敬。常思豪瞧著他那溫文爾雅的樣子,回想起他的身世,倒覺頗不對味,感慨之餘略陪一笑。忖想不管怎麼說,場麵上還得要過得去才成,便也舉杯示意,喝了一回。

一曲奏歇,眾豔姬徐徐收勢退下殿去,舞姿卻嫋嫋如煙,仍在眾官頭腦中纏綿繚繞,令人回味不己。

徐階舉杯道:“今年風雨調和,南北豐收,黃河沿岸也沒有發生大的水害,入冬之後,各地又普降瑞雪,明年一定又會有個好的收成。老臣以為,這都是皇上洪福齊天,我大明的氣運昌盛。諸位大人,咱們都來敬皇上一杯如何?”

百官紛紛舉杯:“正該如此。”

隆慶與眾臣飲過,道:“朕雖受命於天,卻日夜惶愧,深怕自己才德不具,誤了祖宗基業、天下蒼生。幸有閣老將軍國大事一體操辦,安排分明,替朕排除顧慮,解除憂煩,此天賜閣老與朕為眷倚也。”

徐階恭謝道:“為君父解憂,乃臣之本分。”

眾官都道:“閣老躬勤蒞事,竭慮殫精,才德巍巍,秀出班行,可與齊之晏嬰、蜀之孔明鼎足而三,並稱千載大賢。”

徐階遜謝一番,與眾官又飲過一輪,擱盞道:“皇上,剛才這段歌舞所配樂由,便是石麓所作。”

隆慶知道石麓是李春芳的號,常作譜曲題詩等用。說道:“哦?此曲美韻天和,李閣老果然大才。”

李春芳道:“不敢。”徐階笑道:“說到文娛等事,老夫鑒賞能力可要差得多了,誇也不知關竅。陳先生,您是品樂大家,覺得此曲譜得如何?”

陳以勤吟哦半晌,淡淡道:“有幾處差強人意,大體上不免流俗。”常思豪心道:“皇上剛才誇獎這曲子好,你卻說它流俗,這豈非在說皇上不懂音樂麼?這老頭子果然梗得很。”

隆慶笑道:“陽春白雪無人問,下裏巴人遍街聞。音樂本為愉人而作,隻要奏者暢意,聽者開心即可,何須強作雅俗之分呢?”

徐階仰身向上道:“皇上說得甚是。寫來譜去,不過那幾個音階變換,彈去奏來,也無非還是六律五音,細細想想,其實枯燥得很。千年以下琴尤在,百年之後無斯人,音樂給人的無非是當時一段心情罷了。”言罷眼簾垂低,目光一斜。

李春芳被他一瞄,登時會意,笑道:“閣老所言極是。日日歌舞琴音,確也讓人聽得生厭。倒是近日咱們京師來了一位金剛上師,不但能醫百病、治隱疾,而且能夠隔盒觀物,透視人體,頗具神通法力。比之歌舞音樂,趣之百倍矣。”

隆慶奇道:“有這等人物?有機會倒該瞧瞧。”徐階道:“老臣也聽過此人。這位上師道德高深,確實很了不起。聽說他日前曾在白塔寺搭台講經,不過昨天台子已經撤下,似乎人已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