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爭論,九月末留筆(2 / 2)

武術上就說這麼多。

論壇中閱讀筆記貼的黑先生評論中肯,提出的意見看法也讓我受益,從寫作上來講,我還是小學生,所以需要您這樣的朋友來幫我,教我,指出問題,是我感激的。很遺憾寫的不好,沒能讓您繼續讀下去。我會盡量好好修改,修改要耽誤第二大部分的寫作進度,不過這沒關係。我都是徹底寫完一個大部分再開始上傳的。

對於怎麼修改,我有我的保留,比如說教武術的部分,我堅持。我盡量改得合理一些,但現在的長度,我已經盡量壓縮了,我用了盡可能少的文字把有用的信息壓進去,我每一章都盡量精簡,因為篇幅太大我寫著也難受,我又沒稿費,拖那麼長有什麼意義呢?還有些地方,我不能改。因為那是為後麵內容服務的,現在看來奇怪的地方,是因為讀者沒有看到後果,就不明白為什麼要加這個前因。

十九十九天敵應該是一位女士,您好。我非常感激您的支持。是感激。

我嘴笨,怎麼說呢,我感覺作為我自己,這本的作者,其實都沒有像您這樣來維護這本書、宣傳這本書。其它讀者給了我改好、寫好這本書的動力,您給我的卻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覺得如果下麵的東西拿出來如果不能讓讀者滿意,甚至有點對不住您了。一笑。

郭德綱說他愛相聲,他怕相聲完了。有人說他救不了相聲,救不了傳統相聲,也許。但是他至少給相聲添了把火,拾了把柴。這要比每天罵相聲不景氣,而自己又什麼也不做的人強百倍。

武俠也是如此。

我希望我的讀者朋友們中,能寫的,都能動筆,隻要寫自己喜歡的,就行了。什麼成神、成腕兒,那不是小孩子的笑話嗎?有人動輒說寫武俠不能寫,因為金庸不能超越,古龍不能超越。讓我奇怪的是,為什麼寫武俠要帶著超越他們的心呢?

金庸先生是大宗師,他是武俠世界中的一座雄山,但一座雄山代表不了萬裏山河,武俠迷和金庸迷並不完全重合。至今,我看平江不肖生的作品、還珠樓主的作品、臥龍生以及陳青雲先生的作品一樣是津津有味,誰說一定要超越金庸?一定要蓋過古龍?

遊客中有人喜歡看山,難道便不會有人喜歡看河?我們不論去做山間的溪流,還是崖上的飄瀑,隻要描繪出讓自己心情愉暢的畫卷,讓喜歡看它的人也能賞心悅目一下,不就足矣了嗎?為什麼要帶著征服者的心情去登山?即便能將山踩在腳下,那也是山在承托著人哪!

我不敢說那些整日吵著要超越金庸的作者如之何,我想人家有這樣的雄心是好事,因為任何一個有臉皮的人都不會光說不練,有些話說出來是債,她早晚要拿作品來還的。

我想,寫武俠的人,當下首先要正的是自己的心態。如同詩歌一樣,在這個時代詩歌似已遠去了,但是,詩歌不吃香了,你放棄詩歌,你就不是真心喜歡詩歌,武俠不流行了,你放棄武俠,便不是真心喜歡武俠。

PS:最後這兩個放棄,是指寫作者,有網友指出:你的意思是因為愛武俠,寫得臭也得看武俠唄?那是理解錯誤。也是話沒清楚緣故。致歉。因此文是在寫作者角度來說的。曾舉例說寫武俠如下場踢球也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