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相遇(1 / 2)

青煙繚繞,衣衫輕卷,孫武獨自走在這片大地上,他走的很急,腳步生風。天色漸暗,他可不想在戰場附近過夜,適逢戰事四起,吳楚都在緊張的關注著戰場,一旦被當做細作抓起來,那就麻煩了。

徐徐晚風,夾雜著濃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嘔。孫武有意讓自己去適應這些味道,因為他知道,或許不久的將來自己會與這些東西長伴一生。

寂靜的樹林裏突然響起一些聲音,驚起大片飛鳥。

孫武很快就判斷出那是戰馬在嘶鳴,戰馬跟普通的馬叫聲不同,戰馬的叫聲更加有穿透力,如同箭矢,而且這匹戰馬的叫聲中還透著一股不屈之傲,孫武知道,每一匹戰馬都會擁有自己主人的特點,因為戰場上他們才是配合最默契的搭檔。

孫武仔細聽著戰馬的嘶鳴,他的腦海中突然湧出一個念頭,他想去看看這匹馬的主人。可是孫武又不想在這個時候跟軍隊扯上關係。最終,他選擇避過去,就在這時,刀劍之聲也傳到了他的耳中。

孫武放慢腳步,慢慢的看清楚了前方的情況。

那是幾名軍士在圍攻另外一名軍士。從服飾上可以看出,被圍攻的軍士應該是楚國人,圍攻他的正是吳國軍士,孫武稍微思索,便推測出大概的情況。

那名楚國軍士一定是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在返回的途中,沒有遇上自己國家的救援隊,反而碰上了敵軍。

哎……這名楚國軍士運氣也太差了點兒!孫武記得吳軍的軍紀並不嚴明,很少有軍士會去認真巡邏,所以一般正麵戰場一結束戰鬥,大家就各回各的軍營,養傷的養傷,睡覺的睡覺,兩不相幹。孫武歎了一口氣,他沒打算去救下那名落單的楚國軍士,眼前的情況他見的多了,戰爭就是這個樣子,血腥,殘酷。他不想現在就跟吳國軍士糾纏上,畢竟他隻有一個人,長期與戰爭接觸的他比誰都清楚,一個人劍術再高,也無法抵擋一支強大的軍隊。他不可能單方麵介入戰爭,而且他還知道,這附近是吳國的地界,肯定會有很多的吳國軍士,一旦把大批吳國軍士引來,他可能就無法脫身了。

他選擇盡量向另一邊走,不過他不想找麻煩不代表麻煩不會來找他。前麵的戰鬥很快就向他這邊轉移過來,片刻功夫,就會來到了他麵前,怕是躲不過去了。

孫武熟練的把書簡收入懷裏,這些記錄他還有大用,必須保護好,然後右手按住腰間佩劍。

這是一個真正的屬於劍的時代,上至君王,下到刺客,軍士更不必說,士子尤其重視自己的佩劍,因為這是身份的象征,品格的象征。

孫武的劍屬於上製長劍,劍柄五寸,劍身是其五倍,共三尺長,這種劍一般不會裝配普通軍士,沒有一定的劍術,根本無法駕馭它。他的劍鞘很破舊,劍柄纏繞著的褐色麻布也已經散開了,這表明他很久都沒有關注過自己的劍了。

五名吳國軍士對一名楚國軍士緊追不舍,楚國軍士已經受了很嚴重的傷,他連上馬逃走的機會都沒有,此時戰馬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它的主人在那裏苦苦掙紮,它一聲也不在鳴叫,好似它剛才的鳴叫隻為把孫武引來。

善長相馬的人說,馬的聽力比人好,馬的眼光也比人更明亮,它能比它的主人更早的嗅出危險,也能比它的主人更早的發現生機。當遇發現危險時,隻要它的主人決定衝鋒,它仍然義無反顧的支持;當發現生機時,不用主人提醒,它自會幫主人去抓住那一線生機。

孫武沒有把目光在戰馬身上停留太久,他順著戰馬的目光看向那名困難的楚國軍士,隻見一名身材矮小瘦弱的軍士,在五名吳國軍士之間來回躲避,不時地揮劍格擋敵人的斬擊。孫武看的出來,楚國軍士雖然身材矮小,但是他劍法輕靈,遊走在五人之間,如魚入江河。而且那人的劍也是上製長劍,他的劍術也不差,應該是由高人所授,若不是傷重,圍攻他的那幾名吳國軍士早就身死劍下了,吳國軍士似乎也是看出了這一點,他們圍而不強攻,就這麼耗下去,楚國軍士早晚都會倒下。

孫武洞悉了吳兵的意圖,他不由得對吳兵中那名領頭的伍長高看了一眼。

這是個全民皆兵的時代,也是全民皆不是兵的時代。大多軍士都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即使有人去訓練,也是作用不大。根本就發揮不出來軍士的全部戰鬥力,這樣的軍隊根本不能稱之為軍隊,在孫武看來,一個軍隊就應該最大程度的發揮軍士的戰鬥力,無論是團隊作戰,還是單打獨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