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倒計時開始!”
“九——”
“所有鏡頭都調像火箭!”
“八——”
“所有工作人員回到指揮部!”
“七——”
“宇航員就座完畢!”
“六——”
“最後全麵自動檢查!”
“五——”
“推動器啟動!”
“四——”
“最後調整!”
“三——”
“打開宇航員供氧裝置!”
“二——”
“準備!”
“一——”
“發射!”
……
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隨著明亮閃耀的火柱光,“神州四十三號”馬上就要飛上太空,它所載的載人飛行器“紅旗六號”將在火箭飛出大氣層時登月,去我們在月球上的基地“月宮無眠站”著陸後,由“雄雞號”宇宙飛船去探索那不久就不再神秘的銀河係了,它將載著我們中華兒女幾千年來對宇宙神秘的向往與探索精神,首次揭開銀河係的神秘麵紗。(某報社2112年9月13日報道)
它其實是載著我的夢想,載著我們太陽係科研小組的夢想,載著我父母的夢想……
“東方雷教授,記者都到齊了,您的新聞發布會是不是可以開始了。”我的學生魯良叫我。
“哦!你先去,我馬上到。”說著,他去了。魯良總是很聽我的話,也總是很沉靜,他父親魯乂就是這次將乘“雄雞號”探索銀河係的宇航員中的一員。魯良才十七歲,母親就為天文學獻出了生命……唉——這孩子的命可真夠苦的。。。
整理一下衣裝,我健步向會議廳走去。。。
新聞發布會。
“下麵由東方雷教授為大家介紹此次航行。”航天局宣傳部長孟慶生說。
我很無奈,真的。不過,為了我們的團隊,我必須再一次對對天文學一無所知的記者作類似於演講的無聊講話。
“謝謝,”台下的掌聲漸停了下來,“很榮幸能代表中國航天局、代表參與此次航天行動的工作者和宇航員為大家介紹此次太空航行。”
望著身後落下的熒幕,我詫異了,確切的說是熒幕上的圖片讓我詫異了。本來是介紹雄雞號的圖文資料,怎麼會變成介紹一個在普通不過的火箭的資料了呢?於是便有了一段在無聊不過的火箭解說。
“……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謝謝。”
“好了,下麵的時間由記者們自由提問。”老孟說。
“我是東方日報的記者。聽說此次航行出動了強大的宇航員陣容,其中大部分都有過多次航天經驗,而且是國際一流宇航員,能不能將參加此次航行的宇航員情況說明一下呢。”
“我們這次參加航行的宇航員總共有十三位,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精英,他們在宇航員中的各項必備技能都是數一數二的,因此談們的組合堪稱完美……”這次的宇航員陣容是我一手組建的,問到他們我很高興。“這個宇航員小組突破了各國航天史的一個記錄,十三人中有四位是女宇航員,其中張曉琳、張曉莉是孿生姐妹,她們的默契配合曾多次出色的完成任務。還有雪霜,曾經在沒有供氧設備的情況下,隻用了1分9秒的時間,在真空條件下為善緣做了個外科手術。文玉就更不用說了,她曾在美國月球基地工作,在隕石群擊月球基地事件發生時救了三人,是宇航員中的女英雄,這次是被特別邀請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