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中秋月(2 / 2)

晚上,穀永寧把曹豳、許俊、陶羨還有水軍本部的幾個將領聚集在一起賞月。桌上放的是月餅和陳放多年的紹興黃酒還有時令的水果,幾個人圍坐著聊天賞月。不知道是誰說要做詩詞唱和。在座的大多是武將沒有念過多少書,對於詩詞是一竅不通了,自然反對,還表示要用舞劍來代替作詩奇怪的是居然也通過了。

第一個站起來的是餘瀟,上前耍了一套刀法虎虎生風好生了得,這路刀法聽說是他的父親流傳下來的,再他的手上又進一步進行了改進增加了實戰的技能。

接下來曹豳也起來說“今天穀永寧就做一首送給大家吧。‘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關何萬裏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謾哀痛,無及矣。無情莫問江水。西風落日慘新亭,幾人墮淚,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隻今寂寞藪澤裏,豈無人高臥閭裏,試問安危誰寄?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頻信前書言猶未’”

“西士何必如此感懷啊,今天可是中秋啊。該罰一杯。”大家在下麵起哄。

“好好,我罰我罰。”曹豳笑著喝下了這杯酒。穀永寧坐在下麵,思想著一個問題。這首詞應該是在寫於淳祐初年,是他晚年罷官後的作品,怎麼突然出現在這個時候,難道時空真的改變了?

穀永寧還在想著,突然黃濤也冒出來說“穀永寧是閩侯人,年少時在南少林待過一段時間。穀永寧最厲害的就是拳術,穀永寧就耍一套拳術充個場麵了。”

說著就下場打起拳來了:南少林拳法多短打近攻。它動作迅疾、勇猛,剛勁有力,演練起來富有陽剛之美,同時剛中有柔,靈活多變,身法敏捷,練至爐火純青地步,一招一步均出手不凡。福建南少林自古就有“拳不空發,手不空回”之訓。運動時拳勢激烈,快速凶猛,講究精、氣、神、手、眼、身的配合,要求勁力節節貫穿,筋肌富含彈性,一拳一腳均著眼於實戰。這樣的拳法要是能教於他們的水軍官兵練習應該會有很大幫助的。

一套拳打完累的喘氣直說“好久沒有練了,都生疏了許多,各位見笑了。”

“哪裏啊。練的好啊,再來一套吧”陶羨在下麵吆喝著

“再練,你要人命啊,累死穀永寧了。陶軍師,你來練練看,今兒可不能再耍賴了,穀統製作證今天一定要表演一個才算完”

“對,表演一個”

沒有辦法,陶羨也就上來吟唱了一首詩,接著吳天淩上來比試了一下射擊。突然有人又起哄要穀永寧也來一個節目。穀永寧使了個眼神給陶羨,他假裝沒有看見,也跟著起哄。

穀永寧最後還是上來說了幾句“今天穀永寧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在這裏過中秋節。他們是軍人,沒有辦法回家和親人團聚,但他們的責任是讓千家萬戶都能過上快樂的中秋節,百姓祥和,國家興盛就是他們最大的榮耀。今天他們在一起過節,也許明天他們就要奔赴戰場,何時又能相會呢?所以請大家好好珍惜他們相聚的日子,穀永寧也在這裏獻醜了,作一首蝶戀花送給各位。”

“忽聞鴻雁頻傳語,短箋小字,說盡中秋意。鄰家故裏今安在,唯係青鳥送相思。桂樹飄香霜滿地,天階獨坐,蟾宮好風景。他日與爾同消瘦,閑話陰晴圓缺時。”

酒醉人,人醉月,月亦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