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借東風(1 / 2)

陳耆卿的船很快就送到大寨了。這總共60艘車船,20艘樓船,其他大小船隻400艘,一下子我的艦隊擴充到東南沿海第一強的軍隊了。不光因為戰艦的多少,重要的是這些戰艦用的都是防火的材料做成的,在海麵上優勢很大。當然這一次可是用真金白銀去買的,用的是溫州府的稅銀,不過呢也用的差不多了。再加上碗口銃的陸續成型,軍隊實力大增。不覺之間已經過了新年了。

在大宋朝的皇宮裏,史彌遠一幫人正在商量關於金國新主登基的賀禮問題。嘉定二年也就是金大安元年。衛紹王,姓完顏,名永濟。金世宗第七子。“柔弱鮮智能”政治日益腐敗。從此金國也走向了衰敗的命運,可是宋朝也不怎麼樣,也是將要進入曆史最黑暗的時刻了,隻能說成吉思汗生對了時代,才鑄就了元朝。突然收到有人密奏信箋一封,史彌遠拿來打開一看頓時額頭直冒冷汗,眾人驚問何故,他就說有人準備造反。此人是誰?羅日願。

羅日願,江西人,開禧北伐時,曾獻策於韓侂胄,以此得補訓武郎,充忠義軍統製。韓侂胄被殺後,史彌遠窮究韓黨不已,牽連甚眾,其中有的人的供詞牽連到羅日願。羅日願得知後疑懼不安,常常鬱悶於心,生怕遭到史彌遠的暗算。他早已對史彌遠懷恨在心,最近朝堂上麵和史彌遠作對的人被趕下台的甚多,就連兵部尚書倪思上書提醒宋寧宗,謹防權臣專權重演,又被史彌遠排擠出朝。這下是真的觸動了他,他決心要推翻史彌遠,清君側。與殿前司申軍訓練官楊明及其徒徐濟、趙瑉等合謀,打算以征討黑風峒為名,聚眾起事。按照原定計劃,動手的日子選在丞相史彌遠起複過江、百官迎謁於浙江亭時,預備舉火為號,盡殺宰執以下官員,然後派兵進入大內,脅迫宋寧宗降詔賞軍,以羅日願為樞密使、徐濟為參知政事。結果,政變還在籌劃當中,便被闕進勇副尉景德常告發,羅日願被淩遲處死,徐濟、趙瑉等也被處斬。這就是著名的“羅日願之變”。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感出來說一句壞話了。宋朝的黑暗時刻終於降臨了。

這時朝廷暗流洶湧,穀永寧的東海艦隊卻在等待一場東風。

新式的碗口銃被命名為“嘉定炮”,而且穀永寧還特地給這個嘉定炮製作了炮車,這樣就可以自如地行走了。嘉定炮大多重20-30斤,也有一些更加的小型化這是為了能夠將火炮安放進入戰船之中。在戰船的船艙先格成一排的小室,每一室做一炮口,再將火炮放入。火藥房和彈藥庫分列兩旁,這樣的設計就是保證船體的穩定性和避免火藥的自爆所帶來的影響。這樣的戰船被叫做炮艦。

經過半年多的時間的補充和準備炮艦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0艘之多,而且全部集中在洞頭水軍一處,所有的部隊現在都看著洞頭軍眼紅了。不過沒有辦法,這叫近水樓台先得月啊。當然穀永寧曾經寄予厚望的突火槍可沒有這麼好的命運了,首先是因為材料的原因,這煉鋼的技術始終是個大問題,在沒有辦法解決之前就不用想了,還有發射準度和精度上麵都存在了一定的差距,而且速度慢射程近,一旦遇水就跟燒火棍似的毫無用處。這也迫使穀永寧不得不暫時停止了這方麵的研究。畢竟這是一個無底洞。

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也有了新的收獲,那就是無意當中發現,鐵殼的子彈如果作大的話裏麵填充火藥並放有引線,就成了手榴彈了。這可是無心插柳的收獲啊,不錯,看來以後的戰場要發生改變了,將會是手榴彈對付蒙古騎兵了,不過想的也太早了,起碼這種手榴彈的量化還是需要時日的,目前的狀態之下隻能滿足水軍本部的親衛隊500人一人兩顆的配置。不過這也夠了,500人足夠吃掉人家3000人的進攻了。糧草的問題也已經能夠做到保證6個月的補給了,再加上今年年初從嶺南調集的部分輜重糧草,打一場持久戰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