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穀永寧和台灣的原住民所定立的條約,各部族要抽調一部分的男丁加入台灣水軍之中。阿美族是最積極的,由於他們族比較大很快地就組建了一支2000人的隊伍補充進來。除了邵族其他各族都按照規定派了部分人員來到了穀永寧的軍中。
由於水軍的編製隻有兩萬人,穀永寧在將阿美族的軍隊編入之後,其他各族的部隊就按照各自族名編成以營為單位的機動部隊駐紮在基隆到台北一線。這樣編製的目的有二,其一就是控製各部族的武裝力量,以免有不必要的衝突的發生,其二就是要讓各部族都能夠參加軍隊的建設,降低對於軍隊的恐懼感,有利於在台灣的統治。
陳耆卿大抵還是回去了,原因很簡單。在這次的戰鬥中發現了他所造的戰船存在了一個重大的缺陷:雖然對於火攻,船體存在一定了防火能力,但是在近戰方麵就很吃虧,特別是大型海戰方麵在防護弓箭方麵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畢竟不可能所有的海戰光靠火炮就能解決問題的。還有就是在使用司南方麵有些戰船還沒有配置司南或者說司南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接下來就要重點完成對於司南的研究,要知道穀永寧將來是要準備打一場大型的海戰,光靠他們用自己的直覺來指揮艦隊的話會帶來很多的麻煩的。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又從穀永寧手上要得了一批訂單,這次穀永寧要他製造100艘可以安放火炮的炮艦。這可是一項巨額訂單啊,當然錢的問題是穀永寧不可能一次付清,他也不能一口氣都造出來的,根據雙方的協定,先收到戰船才開始支付造錢的,並且這錢還不能一次還清,是要分期付款的方式分十年付清。這樣一來,溫州十年的軍費支出都用在了這一項上麵了。
船隊和人員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再說近段時間以來也沒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發生,穀永寧就可以安心的準備自己的婚事了。不過了當中出了一點小意外讓穀永寧居然一口氣娶了倆老婆。
“大人,卑南族派使者來了”一個衛兵前來報告。穀永寧正在大殿上和幾位官員在討論問題。
“快快有請”他對於這小部族的突然到來很是驚訝,但出於禮節還是要召見的。
一個卑南的使者手持幾卷文書走上前來。跪在穀永寧的麵前,雙手將手中的文書高高托起好超過了額頂,接著說“最尊貴的將軍,我奉卑南王的旨意前來敬拜表達我主對大宋天軍的最崇高的敬意。這裏有我族人的名冊和財產登記冊請將軍代我主保存。”
“看來卑南王真的很守信啊。那我就替皇上先收下他代為保管好啦”看來心情不錯,說話也就客氣了很多,畢竟人家對他們尊敬嘛。
穀永寧命左右將名冊收起來。來使見穀永寧已經收下了名冊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了一半了,心裏甚感安慰。
“將軍陛下,從淡水河到阿裏山再到濁水溪都是將軍的天下了,整個台灣島都對將軍的恩德感激不盡的。先前派人到部族教授我們學習農耕,現在又號召我們開始學文習武,將軍不歧視族人把我們當作自己人平等對待這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珍貴的財寶了。”
這馬屁真絕,連穀永寧自己都動容了,想不到自己做了這麼多好事啊。可能是在那個時候正統與蠻夷的仇視太深了,穀永寧隻是走出了民族和解的第一步而已啊。隻有在經濟實力上達到了趨同的地步,所謂的民族問題就自然消失了。美國沒有民族,但她可以用經濟和科技塑就一個美利堅民族,別人也不會取笑他的曆史的無能啊。難道穀永寧就不可以完成一次民族或者說是種族的融合呢?
穀永寧正在思索間,那來使還在說“我卑南王的長公主丹夏公主年輕貌美文采出眾對於漢族文化精通,年芳17還待字閨中,我王特此要求我等到台北來能為公主牽一紅線,將軍可否考慮一下。”
“原來這個獻東西就是為了要將公主許配給我啊。”穀永寧心裏暗想。如果要是不答應的話也許就會兵戎相見,雖然說小小的卑南我還是看不上的,但是阿美人一向來強悍,少了一個敵人,他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花樣來了,從此台灣就會不太平了;但要是娶了的話小朵怎麼辦?又如何和兩位哥哥解釋。這個丹夏公主還真的是一個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