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發祥地。那裏有古老的傳說也有現在的留戀。
穀永寧從來沒有見過黃河,當他第一次站在黃河邊的時候,被它的博大和偉岸給徹底的征服了。沒有誰會拒絕偉大,就像要拒絕黃河的震撼一般是不可抗拒的。
“真美啊。”他從心裏讚歎道。這樣的水所孕育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永遠不會被征服的。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永永遠遠都是。
但是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從黃河渡到那一麵去。那一邊有更加驚險的奇跡在等待著他去創造,那邊的精彩還要他去演繹。對於危險,他可以不去想,因為現在最重要的是怎樣渡過這黃河而已。
黃河水洶湧的在那裏翻滾著。上的浮冰就像張開的大嘴吞噬著上遊的河水。心情卻像這黃河水一般的洶湧。
穀永寧所在的渡口叫做孟家渡,那裏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曆史了。聽說當年大金開國皇帝也曾經在這個渡頭開始向南進軍的。可是自紹興議和以來已經承平了數十年,要不是開禧年的北伐,邳州軍隊就是從這裏趕到楚州去作戰的話,可能大多數人都已經忘記了這裏還曾經有過的輝煌的曆史。如今這裏除了幾年前趕修的渡口和幾條破船外大抵已經沒有別的什麼了。老渡口安靜的依偎在黃河邊,從來也不說話,而就這個小小的渡口因為來了這批奇怪的軍隊而變的名動天下。
黃河流經這裏的時候水勢已經變得比較緩慢了,但黃河水含沙量高,特別是枯水期水基本是不能行船。而現在的黃河水因為有三條比較大的支流向其輸送水,所以還不是特別的明顯。站在黃河渡口處,心中已沒有了那一會兒的豪邁勁了。此時心中默念的是在渡河的時候千萬不要遇到金國的伏兵,要知道半渡而擊是最殘忍的一件事情了。
渡口隻有那麼幾艘破船,戰馬和人分批上船,部隊中有一些原本就是梢公出身的,本來也就會使一些船。這樣也解決了渡河的最關鍵性的問題,要不然這個天寒地凍的真不知道該到那裏去找船工呢,說不定大家還要在這裏哭呢。
渡河的時候最忌諱的是有伏兵。還好這個時候的金兵不知道是被嚇著了呢還是沒有想到那些宋人會渡河,兩個時辰之後3000人平安的渡過了黃河。穀永寧向後一看,突然間想起了靖康年的宗澤的那句名言
“渡河!渡河!渡河!”
這一次的宋軍果然渡過了黃河,雖然這一次隻能算是一次渡河,但兩百年來。宋人終於又回到了這塊失去許久的大陸了。誰又可曾想過這個時候的心情會是如何?
隊伍已經集結完畢了,黃河已經被征服了,大家都還沉浸在順利渡過黃河的喜悅中的時候,穀永寧已經看到下一站的目標在哪裏了。
雙溝鎮。一個徐州、宿州、邳州的三界交界處做一個緩衝,將三個區域的軍隊都集中到這裏來隻要解決了西路軍的攻勢。靠王渥還有回胡軍的旋風炮應該是能守得住海州城的。突然之間,穀永寧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地名——赤水城。當年紅軍在這樣的艱苦的環境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軍事奇跡都是從四渡赤水河開始的。這個雙溝鎮看來是要成為穀永寧名垂青史的一次典範了。不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