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問題似乎都放在了穀永寧的身上,他現在所做的事情有點過了,對於金國的傷害正在加大,而且對於宋金的和平也是一個衝擊。史彌遠考慮的還是更遠,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症結就是要控製穀永寧的行動。於是一條毒計就這樣產生了。
在海州,穀永寧正在讀著從朝廷發來的信件。上麵沒有什麼好的事情有的不過是一條條心寒的消息。
“大人,朝廷怎麼說,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嗎?”王渥在一旁看著穀永寧臉色發白雙手抖動的厲害,相比當中有什麼壞的消息吧,才會把他氣成這個樣子的。
果然不出所料,信上所說的是因為金宋邊界相隔太遠,故糧草的供給無法準時的送達。為了減少運輸的壓力從現在開始減少糧草的運輸。這樣的結果明眼人都知道這裏麵的問題就是要用糧草的問題來控製穀永寧的發展,因為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北麵的壓力。
“一群混賬。”這就是穀永寧在看完信之後說的一句評價。是的,當自己的子弟兵在前麵流血打仗,而他們的父母官卻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卻要將這些好兒郎扔在敵人的虎口中任其擺布。這就是宋朝的官員對於戰爭的態度。
穀永寧甚至感到了絕望。這樣的政府已經沒有誰能夠救得了他。
憤怒隻是一時的,現實的問題就是自己在海州的糧草的儲備已經不夠了,剛剛的一次圍城就已經消耗了海州大量的裏糧食,要是再這樣下去的話真不知道能夠支撐多久。穀永寧的臉色頓然凝重起來。
“大人無須為糧草的事情擔憂,要知道我們剛拿下來的沐陽可是一個糧倉。”王渥的提醒倒是讓他想起這件事來。這個沭陽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農業重鎮是山東淮河一帶的重大的糧倉。要不是因為台灣水軍的威名過盛,這樣的重鎮怎麼可能這樣快就丟掉呢?而且城內還有4000多的精銳部隊也是這樣快的就潰敗了。
想到這裏穀永寧露出了微笑,巧合真的是美妙,想不到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卻解決了這樣大問題。
“仲澤,你看我們現在下一步怎麼走?朝廷已經表明了不支持我們了,難道還要在山東待下去嗎?”穀永寧語帶試探,想看看這王渥的真實的想法。
哪裏知道這個王渥還真的說出了很驚人的話。
“大人,如果朝廷也不支持我們的話,那麼我們就加入到紅襖軍去吧。”
“這怎麼可能?”
“當然是不可能的。大人。這海州可是個好地方,丟不得。”王渥苦苦的說,他似乎覺得自己的所有的想法又要完了。
其實穀永寧早就想好了要在這裏好好的待下去,而且還要呆的更加的好。因為這個山東是他事業起步的下一個階梯。
以後將不再是為了宋朝來收複國土,更多的是一種野心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