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裏麵果然是藏有秘密,在細心的揭開雙層紙之後奇跡發生了:裏麵還有一本書,是陳規當年的《守城錄》。雖然這不是本很神秘的書,相反的他已經成為了宋朝軍隊的一本經典教材。而隱娘為什麼會把這本書放進她自己的著作中去呢?其中一定有原因的。於是穀永寧決定好好地看看這本書。
真的是不讀不知道。這裏麵所寫的陳規的《靖康朝野僉言後序》、《守城機要》和湯□的《建炎德安守禦錄》該書根據攻城武器的發展和實戰經驗,著重闡述了守城戰法的改革。它提出“善守城者”不能隻守無攻,而要“守中有攻”,要注意溝通城內外道路,便利隨時乘隙出擊。主張改革城門、城牆、城郭舊製,如收縮易受炮擊的四方城角,拆除馬麵牆上的附樓,另“築高厚牆”等。由原來的一城一進代之以“重城重壕”的新城防體係,以增強城邑防禦能力。並具體闡述了炮在守城中新的使用方法,即由配置城頭變為暗設城裏,由城上觀察目標,糾正射向和彈著點。這絕對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如果說在南方這不過是大家都能見得到玩意。可是在北方,特別是在和宋境失去聯絡的現在這樣的書籍絕對是雪中送炭。
穀永寧不得感歎這世間的巧妙,沒想到隱娘的遺書卻是給他這樣的幫助。
當然這也是給有準備的人而已。落在旁人身上這不過是本普通的書籍而已。終於他明白了隱娘的苦心,明白了她的渴望。對於是否要自立已經不是他能選擇的,現實擺在那裏,、已經路好走了。心中終於下定了就決心。
門終於開了,在外麵足足等了有三天的人們看著穀永寧的神情似乎是不錯想到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問題,心終於放下來了。
“大人。你真的把我們等死了,外麵現在非常的危險了。”王渥是個重大局的人,雖然他對於穀永寧將在自己關起來有些不滿,但是現在還是要穀永寧來主持大局的,少了他整個局勢隻會更差下去。
而站在一旁的林景衡卻不是這樣想的,自從永寧閉關之後。他就對這海州的前途產生了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首先是來自外部的壓力,在這宋金兩個大國的仇視之下,光靠這一座撐持到底能夠支撐多久?又況且在台灣這塊彈丸之地要想有什麼作為也是很困難的,雖然說現在的台灣基本上可以滿足自給,但是也沒有力氣再弄出大的名堂來的,這個打仗可不是開玩笑,比的不僅僅是軍隊更多的是後勤保障的比拚。這一點,從龍衛水師出來的他是要比所有的人都認識的深刻的,當年在永強的時候那個苦日子真的難過。
所以,林景衡並沒有多說些什麼。隻是看著穀永寧,這一次,相比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吧?果不期然穀永寧出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起來開會。
在這個會上幾乎成了穀永寧個人的表演秀了。
“各位將士,今天所召集大家起來就是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命運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