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遠望(1 / 2)

在金國的如意算盤中,這個忠孝軍不過是一支不堪一擊的家夥,畢竟在數次和宋軍交手的成績來看,宋軍的實力是隻有這樣而已。宋軍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群沒有用的羊。要這樣的羊群和他們的狼群作戰還不是沒有懸念的事情嗎?但是他們這次確實是打錯了算盤了。

這不是普通的宋軍。他們來自海州,是天下無敵的軍隊。

複州和澄州的聯軍有2萬人,大多都是女真人,這支軍隊已經算得上是遼陽的精銳部隊了,但是在人數上並沒有取得絕對的優勢。而且在時間和地點都沒有優勢,這就是輕視所帶來的不幸。可是沒有人會相信這宋軍有這樣大的能耐罷了。

那為什麼還是要出兵,難道不知道危險嗎?其實對於遼陽來說,這個時候最大的危險並不是來自於南邊,因為這些忠孝軍不過是流寇,雖然能夠取得一朝一夕的優勢,但是要在遼東長期下來一是沒有群眾的基礎,二,這裏的民族矛盾比較的複雜,沒有人會想到在宋朝的管理下會要比金國更好。這也許就是叫做自大或者是對於忠孝軍的一種輕視。

可是就是這樣的輕視讓他吃了後來的苦果。

鐵流還漫卷的塵土中啟動。這些金國的士兵似乎沒有看到隱藏在塵土後麵的血腥。

化成,忠孝軍軍營。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興奮,不光光是因為一場勝利,更多的是他們離自己的國土都要近了。這些都是契丹人,對於土地的眷戀也許沒有漢人這般的強烈,但是故國的影象在他們的腦海裏是這樣的濃烈。這不得不讓人想起這後來的悲壯的東遼的曆史。契丹人的精神是一麵不屈的旗幟。

根據前麵的探子所搜集的資料來看,這遼陽的大軍已經準備隨時進攻化成了,看來這一仗是免不了的。陳和尚微微的一笑。正合我意。他原來的推想是遼陽軍的主力會像這裏直撲過來,想不到到底還是高估了這寫謀克人。這2萬人是一定沒有辦法拿的下這座城市的。再說手上不是還有張王牌嗎?看來是該用了的時候了。

“把耶律將軍叫進來”他對著手下的說。

很快的,耶律也其匆匆地趕了進來,看他臉上的塵土似乎還沒有來得及擦去。自從來到了遼東,他們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故國一樣,成天是心情好的不行,最重要的是這個化成有許多的契丹人,原本不過是認為這個是宋金的仇怨在裏麵所以大多沒有發聲,但是知道這支軍隊中大多都是契丹人,而且這一次來的話也是為了複國大業的,一下子許多的契丹人都願意加入其中。這不,一會個工夫就招來了200人。

這還不是他最值得高興的,對於契丹人來說這馬可是最可愛的夥伴,這化成可是有名的產馬地,而且這裏的馬可都是品種優良,也是金國騎兵最主要的來源之一。一下子有了這麼多的寶貝,他怎麼能不高興呢?雖然說這裏的馬都已經被編入了忠孝軍,但是要分到一點還是可能的。這次來到軍營,他首先想的就是是否能夠分得一點點的戰馬而已。這些人戰馬可、是要比生命還要來的珍貴的。

“將軍,找我有什麼事嗎?”對著這個不過弱冠的少年郎,耶律也其是真心的佩服,要知道在海州圍城之戰的時候,就是他和孟珙兩個人堅持在城牆上擊退了一次次的進攻,當時耶律留哥隻是遠遠地看見這個英姿雄渾的人,那個時候就已經佩服起來了。到了後來,特別是這個化成關的突襲和化成之戰都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完顏陳和尚的智謀與膽略。這一次叫自己過來又是為了什麼事呢?他的心裏似乎有點不塌實。

完顏陳和尚倒沒有看出耶律也其臉上的變化,他隻是繼續著說:“據探子彙報,這複州和澄州的大軍正在向我們的方向前進,有分並合擊之意,不知將軍可有良策。”

對於這個計策,他算是熟悉得很。這也是所有的草原民族最喜歡采用的方式,這樣做就可以突出騎兵的快速突擊的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將對手圍困住,並漫漫的消耗直到一方吃不消失敗為止。怎麼他也曉得?不由得內心一顫。這一次真的是遇上了高手了。

“將軍,看來來者不善啊,這分進合擊可是我契丹族最常用的作戰手段,莫非。”耶律也其也隻是猜測,不過陳和尚很快地就肯定了他的想法。

“沒有錯,這兩支軍隊中澄州方麵大約 有6000人,而且有不少是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