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叛國的跡象(1 / 2)

這個胡沙虎的反心其實早已有之。他原先是章宗手下最得力的戰將,對於衛王的篡位其實心裏是有所不滿的。後來的丞相張行簡,多次上書要求先解決了他的兵權的問題,都因為一些小問題被擱置了。現在想起來倒是真的可惜。要是當時就將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的話,應該就不會有後來的紛爭了。但是這都已經是事實了一時也沒有辦法改過來,可更重要的是這個朝廷卻充滿的樂觀的想法,想想當時也是這樣對於胡沙虎的也沒有任何的問題,現在不過是更接近了自己,而且這兵力也不過3000人,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他們都沒有想到這3000人的實力可是遠在城內這上萬人之上的。

可是這些又是誰能夠阻止得了的呢?要不是中都危急,衛王還會想到啟用一個對自己非常不利的人嗎?真的是陰錯陽差的將自己的性命給斷送掉了,也將金國的基業做了陪葬。這些都是後話了。

現在擺在眼前的就是個曾經的巨人,如今已經的步履蹣跚,更可怕的是他卻沒有看見這樣的危機隻是想著如何去解決一個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所有的人不會看這個近在眼前的危機,卻要伸長了脖子去羨慕那個遙遠的國度的繁華。

南宋,繁華的如同童話世界一般的地方,在北邊狼煙四起的時候還在過著逍遙閑適的生活。可這個曾經受盡壓迫的國家,卻成了大金國虎視眈眈的目標。自北方的失利,遼東的戰禍四起,似乎安定的南方應該成了眼中的一塊肥肉。,偷偷地在南邊布置了重兵想要製造一些混亂的場麵也是金人想做的。不過,這些都是胡沙虎的主意。隻要金國的主力被分散到了南邊和遼東之後,勢必會使中原地帶形成一種相對的真空,這也就有利於他的機動部隊的千裏調動了。這些都是一個陰謀。

且不說拆東牆補西牆是否是一種哲學的態度,但是這樣的做法隻能給自身帶來愈加嚴重的災難。

隻是,這軟弱的宋廷似乎是被金國的盛名所嚇,居然做出了另他遺憾終生的事情。

海州,正要接受一場暴風雨。雖然,離那個血腥的夏天,才將要到來。

穀永寧倒是老神存在的坐在書房裏批閱著前方傳來的書信。這麼多天來不時地有好的消息進來。完顏陳和尚的大軍已經進逼複州了,而且很快的就能夠在遼東站穩腳跟了。遼東的戰況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金兵隻顧著和契丹人在搶地盤,對於宋軍的攻擊大多都是虛晃一槍罷了,他們從來沒有將宋人看做是一種威脅,相反的這樣的傲慢最終還是讓他們付出立了很大的代價。經過遼東一戰之後,整個渤海真的就成了自家的內湖了。海軍的威脅就小了很多,而中都的東麵倒是暴露在了山東水軍的槍口之下了。這樣的心情是爽的不行。麵對著如此的戰報,可以想象當時他的內心的激動。

“大人,孟將軍求見。”護衛進來通傳。自從孟珙回到海州之後,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成天的不見蹤影。想想這個時候來這裏應該是有些新的發現了吧,想到這,就傳了進來。

孟珙一身的軍戎,這碎甲的鱗片在走動中發出的響聲聽上去威風的很。進來之後就先開口說道

“大人,好消息啊。真的是天大的消息。”

“璞玉你何時變得如此的扭捏,有話就直接說吧。”穀永寧知道他是個藏不住話的人,故意刺激了一下。

“這個嘛,”他咧著嘴笑笑“您聽說了吧,這裏又沒有外人我就說了吧,大人你看。”

說著從口袋裏掏出了個閃閃發光的東西。

“這個是銀圓。”穀永寧叫了起來。來到這個時代見多了會子,銅錢,金元寶,但是這個銀圓還是比較的少見的。根據當時的金國的財政體係,這個銀圓也是不多見的,但是卻是很關鍵的。因為這銀幣開創了中國曆史上使用白銀的先例,更何況金國的“交鈔”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更是後世元明清三朝一直使用的根本。

看著這個東西,穀永寧心潮澎湃。

自從獲得了自己的領地以後,和周邊的交易大多都已經停滯了,城內的生活壓力很大,更可怕的是這北方的錢到了南方也不太好用了。在史彌遠的挑撥下,宋朝也開始對海州和台灣發動了堅壁清野的策略,凡是物品不得越境海州,凡是和海州有交易的商人一律從軍。這樣的結果就是海州的物資一度十分的短缺。這可不是個好的消息。當時的城鎮都是消費型的,沒有辦法自給自足,一旦供應上出現了問題的話,那可是個大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