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曙光(1 / 2)

對於穀永寧所提出來的建議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這個中都的遷徙實際上已經是勢在必行了。特別是現在胡沙虎所掌握下,如果不能將新的皇帝放在自己的身邊的話,是有可能會有一些變數。可惜的是現在的皇子大多都在京城。當然了在京城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隻要能夠在外麵在扶植一個的話,那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了。

“仆散大人心裏是否已經有的定見?”此時的穀永寧倒是不這樣的緊張了,在他看來現在的主動權在他的手上,畢竟像他這樣的手上握重兵的將領已經不多見了。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他是一個關鍵的力量,可以打破均勢的奇兵。如果說仆散端是一個有野心的人的話,那麼穀永寧就是他身後的黃雀。

其實穀永寧他的想法也是很簡單的,首先就是要獲得金國的承認。畢竟自己是占了人家的地盤。這山東一塊土地可不是看上去這樣的小小的一塊的,其實特已經能夠牽扯到遼東和中都的安危了。在沒有了水軍的金國領地內,穀永寧的水軍都可以橫著走了,更不要說他還得到了龍衛水軍的支援。但是就這樣要金國做出這樣的割舍還是有點心痛的。

但是現在的局勢已經發生了逆轉了。國中的內亂和財政的吃緊,除了北邊的蒙古人隨時都有南下的跡象,這還沒有算上山東和陝西一帶的紅襖軍和西夏軍隊的騷亂。就連整個遼東都處在了那解的邊緣。要不是有40萬大軍在那裏撐著的話,這個遼東很快就要變顏色了。

可這遼東又能支持多久呢?蒲鮮萬奴可是個非常會看局勢的人,一旦讓他發現了一點點的味道的話,那麼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京城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能夠導致整個戰局的導向一個不同的結局。

這些都是仆散端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說為了整個大金國不要再繼續的沉淪,也許犧牲部分的利益倒是可以考慮的。當然這些都還是一個設想,最重要的是如何才能獲得金國其他勢力的支持。光他仆散家族是成不了事的。再說了在金國這個地界上都是一個個家族在控製的,這也和整個金國的統治機構有關。金國的軍事體係上有個很重要的力量就是謀克猛安部落。猛安謀克在屬於地方軍事係統的京府都總管和總管府之下,自成一個係統,與州、縣互不幹涉,猛安的地位在節鎮之下,刺史之上,相當於防禦使,謀克相當於縣令,寨使相當於主首,是金代一個整體的係統官製中的一個係統。這些原本是為了保證金國有足夠的軍事力量的,可是到了後來卻成了阻止金國前進的絆腳石。

大金真的就這樣淪落下去嗎?

仆散端掙紮了很久才做了決定。

“誠如將軍所言,那事成之後,中都便雙手奉上。但是有一個條件,將軍一定要按照我們的規定來做事,不可以超越一定的範圍的。”他還是警惕的加了一條。

“丞相果然爽快。那我們先談談具體的合作吧。”這下穀永寧倒是放下心來。要知道這個中都的地理位置的險要並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大宋正因為缺了這幽雲之地才導致了這兩百年的困境。如今一個可以正式收回幽雲的方式怎能不讓他動心呢。

一個人能將失去了300年的土地再收回來無論如何都算是一件英勇的事情了。

根據仆散端的設想,首先將遠在南京——也就是開封的衛王的三皇子按辰完顏瑞接到西京。這個按辰完顏瑞為人謙遜,在民間和朝廷裏的聲譽還算不錯,要不是長子從洛過早地被封為皇儲,這個名號遲早是要落在他的頭上。可是在曆史上這個皇子最後在開封城破的時候死在那裏的。而胡沙虎方麵的政變似乎就在轉眼之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召集天下的勤王之師集結西京待天下有變,就可出師東進。

這個計劃看上去不錯,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小矛盾在當中的。

在仆散端的說話間,穀永寧一直是眉頭緊鎖。在他看來這樣的計劃有如一場天方夜譚。

“丞相”他終於忍不住打斷了他的稱述。在穀永寧看來麵前的此人是個沒有頭腦的簡單主義者,根本配不上“老狐狸”的稱號。

“丞相是否想過這當中的風險,從西京到中都最少有4天的路程,要想過黃河西進恐怕也不是這樣的容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