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節 居庸關(上)(1 / 2)

對麵的是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來說,完顏綱的這點兵力開來不過是開胃碟而已,當日,蒙古鐵騎5萬人也不過是被逼的繞關多日而不得轉向而偷得此關。可是所幸的是自從蒙古人攻打居庸關之後這裏就沒有重新的修繕,現在還能看得見一些當時留下的傷痕。

但就是這樣的居庸關在完顏綱看來還是這樣的強大的,根本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對付的,更何況在建威軍的幫助下更是難做。

雖然長城足夠的長,但是不能保證每一個地方都是完整的,更何況是在這樣的戰爭情況下,大家連自己的命都顧不過來了,更遑論長城呢?這防禦的工事是用來抵抗北方的蒙古人的,但是蒙古人現在都已經學聰明了偷偷地將兵峰轉向了西遼,這一刻金國還稍微的穩定了一點,但是,這麼好的肉放在人家的嘴邊,難免不被人家惦記著的。長城雖然殘破,但畢竟是最有效的防禦工事是萬萬丟不得的。

甕城已經被擊打的不成樣子了,但是這些不是完顏綱一個人的努力,更多的是蒙古的作用,但是,甕城前麵的鐵蒺藜還是多的不可勝數,城門就不用說了。樓塔城高真的不知道完顏綱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用的。

隻見他推出了衝車:它的本來的名字就是鵝車,正麵寬50米至60米,高度比 城牆略高,頂部向前彎出,狀略如鵝,用百人向前推動,就像一麵巨牆向前推進,守方在城樓上,什麼弓箭刀槍都奈何不了。推到城邊,鵝車的下麵附住城腳,上麵蓋住城牆。金兵則由鵝車而上城。這樣完全使守城方居高臨下的優勢變成了居下臨高了。

雖然所有的攻擊都是在低處出發的,但是有了這個家夥的話,也能將這小小的劣勢化為動力的。完顏綱的想法是個好的主意,隻是在執行的時候會不會有所偏差。

這可是個好東西,隻要能躲在身後就可以保證安全到到達城門前麵了。但是所有的武器都是有自己的缺點的。這鵝車麵積太大,而且這一路的鐵蒺藜對於它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推車的士兵來說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們不但要保護車子還要注意這一路的釘子,想辦法將這些東西給收拾起來,但是也有許多人因此而受傷喪命的。

就這樣的大家夥還是看的守城的軍隊一片的驚呼。

“大人,這是什麼呀”

“這個好像是鵝車吧?”春山小心地說,其實他也不是很清楚這些玩意,畢竟這些東西在金國也是不太多見,當然也不能說他沒有見識,這個玩意就是鵝車。

但是畢竟這些效果還是有的,著長城設計上就沒有護城河,實際上也不需要什麼護城河,所以這鵝車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就進入了甕城,畢竟剛才的石炮的威力還是大了些,春山的建威軍為了降低損失就退到了內城來防守將這個甕城讓了出來。此刻的甕城是沒有人能對這車造成威脅的,就可以放心地去攻了。

到了這個時候,完顏綱還是很滿意自己的做法的。這先是大炮的一陣狂轟,再接著鵝車的冒進似乎是一種進攻的手段,這樣的戰法就是在一百年前的東京一戰也是將宋軍打的找不到北的。但是他忘記了這些守城的也是金國的士兵,對於這些戰法也是熟悉得很。

在支援的石炮的火力下降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反攻的作為了。

春山也是在緊張的布置著,他知道完顏綱一定會趁著自己的軍隊退進內城的時候發起進攻的,其實在大隊退入內城的時候他已經準備好了應對的辦法。

“強弩準備好了沒有?”他大聲地喝道。

“準備好了。”

“好,目標,甕城,射擊!”一聲令下。準備著的數十抬強弩機發射了。

這些強弩都是在宋朝的克敵弓的基礎上演化發展起來的,他一次能夠擊發16支弩箭。雖然這些弩箭都是十分的昂貴的,但是效果確實很明顯。

帶著火焰的弩箭穿過了內城直接就射向了完顏軍結集的位置。

原來著甕城的設計上就比內城要矮上許多,並且靠裏側的甕城是沒有城牆的,也就是說等這些士兵站上了甕城的城牆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完全的暴露在敵人的射程之內。這一道的城牆設計一是為了保證指揮的迅速,二來也是減少工作量,原本這個甕城就是用來消耗的,隻要關閉了和內城的聯係,整個甕城就是一個籠子,想飛也非不出去了。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甕中捉鱉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