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遼蒙協定(1 / 2)

成吉思汗這個時候並沒有在鄂嫩,而是留下他的兒子拖雷在接待遼王耶律留哥他們,這讓遠道而來的遼國團隊的人很是遺憾,畢竟和一個小子談判似乎是沒有什麼好談的。成吉思汗自己雖沒有在,但是在他看來這個遼王是一個可以交往的人,畢竟對於遼東這一塊肥肉來說,在沒有得到中原之前還算的是上是戰略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真正的要想在這個當作的很好的話確實是要靠當地的力量。

蒙古人本來就少,這幾年的征戰自己的損失也不少,就拿最精銳的薛怯軍來說已經縮編了將近八份之一了,更不要說是其他的軍種了。這一次遠征西夏,帶去了蒙古大半的兵力,留守的已經不足3萬人了,要是在這個時候遼王的60萬大軍揮戈西進的話還真的不好說。因為這些契丹人不像是金國人那些都已經在中原被漢人同化了的家夥早早的失去了對於遊牧民族尚武的風範了,最多他們是算是個會騎馬的步兵而已。這也是金國和蒙古人多次交戰並時常失敗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了。

契丹人,很大程度是上被看做了將來南下的最重要的手段了。

可是耶律留哥並不是這樣想的,他手下的軍隊雖然很多,但是成分複雜。除了最初的雇傭軍外大多都是遼東當地的契丹族的部落軍團,這些人雖然作戰勇猛,但是一旦得到了利益的話就會停止了進攻轉而內部的瓜分的十分的嚴重,這些人並不是為了契丹民族的利益更多的是為了自己手中一碗飯而已。最令他頭痛的是,國內早就有人想造反了這一次出來也是有求援兵的意味的。畢竟國內還有以耶的掌握著,在外麵還稍微的放心一點。他哪裏知道這個以耶的在等他一出了宮殿沒有幾天就被乞奴給害死了。

在蒙古人的大帳內見到的是一群弱冠的少年還有個英武的將軍,想必這個個就是拖雷了。

“臣等拜見拖雷少主。”耶律留哥的做法讓拖雷很驚訝,想不到一來就給自己套帽子,雖然這個帽子帶在誰的頭上都是很舒服的,可是真正的講起來還是有點忌諱的,現在成吉思汗還活得好好的這樣亂下口語不知道是不是會遭到更多人的打擊呢。

而站在一旁的木華黎的眉頭也皺了一下他當然知道拖雷並不想著這麼早的就趁了人家的靶子了。於是幹咳了幾聲,在沒等拖雷說話前接了上去。

“遼主遠道而來應該多注意休息的,跪的久了難免會有些毛病的。”

這話裏藏針,留哥也是個明白人聽得出來裏麵的含義的,也就趕緊的換了口氣說到“我等日夜兼程是有點累了,要是說錯話了還望拖雷大人海涵。”這馬上的一改倒是見的找功底,拖雷臉上的顏色似乎好看了一點了。

“使者如果累了就請多多注意保養,我等乃大漠之地,對於感冒可是沒有辦法治療的,要是真的傷風了可真的得回遼東治療了的。”

“大人說的是”;留哥隻能低頭稱是,這個時候是要靠人家的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對付的了的一切的工作都是要按照目標的達成來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