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英雄(1 / 2)

要做一個 英雄要有很多的原因的,但是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偶然.

一個是民族英雄,另外一個就是別人眼中的一個釘子.史書上是皇家的曆史,而在百姓的心中卻是另外的一本曆史書.

蒲察萬奴此時的心情是如同倒了五味瓶一樣的,在他的心裏原本是想著如何的忠君愛國的,可是一下子這個君沒了倒是讓外人占了去,更有意思的是大金國還將這樣的賊人看作是自己的一種本事來對待,更有甚者是將國家正統的都城都讓了出去。這對於所有的愛國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恥辱。

可是,大金畢竟是複國了,在這麼艱難的時刻委屈自己在黃河以南的汴梁城繼續作著他完顏家的春秋大夢。可是這些高位的人卻實在沒有辦法去理解像他這樣的守著大金邊疆的戰士們的心情。

如今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又出這麼大的亂子,這可是最頭疼的事情。沈州並不是這樣的堅固,因為從戰略的角度來說他是三麵臨敵,並且這些敵人都是凶悍的可以的,對付 起來總是讓人不放心,可是又能怎樣?所有的機會都已經失去了,要想回頭已經不可能了,這裏是一塊飛地,到不了大金了他也不想為這個皇帝效力了,因為他似乎找到了另外的一個途徑。

這裏所說的就是王澮給他的一個消息。

“大遼國內亂了。”

這個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對於契丹人蒲察萬奴是憎恨的要死,但是又是無可奈何。這些人作戰勇猛敢打敢拚,原本在金國的軍隊裏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如今他們有了自己的國家更是要為了國家而戰,這個當中自然是不同尋常的感受了。

如果是個統一的契丹族是不好對付,萬萬是現在耶律留哥不在朝內,卻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夥竊去了,這可是讓當時其他的契丹人都很不服氣的。可是關鍵在於這些人也沒有辦法否決,畢竟在他們心中自己的能力上並沒有到了可以一爭高下的境地,但是正是因為這樣,上京方麵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可是真正的要有所行動的卻是來自於一封契丹族內部的消息信。這是遼國左千戶重嘉的信。這個叫做重嘉的原本是耶律留哥的嫡係人馬,因為受到了排擠,現在擔任了信州防禦使。這個官其實是很重要的,他是東京的門戶,可是重點在於在信州這個地方除了重嘉的部隊外還有一支名義上協防,實際上是監視的農安軍,這部隊大約有3萬人可都是耶斯布的親信部隊,首領叫做統古與,是個難纏的家夥。從信中所講的意思可以看得出這個重嘉並不相信遼王以死,他隻是沒有證據而已。可是這一段時間上來看,遼軍對於重嘉是嚴厲的盯防似乎正在尋找和羅織一些罪狀,當然這並不是重嘉一個人身上發生的,這就讓原來的這些老將們非常的不安,於是決定投靠金朝。

這絕對是一個好機會。萬奴的臉上的表情就說明了一切。在他看來這就是上天給他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