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追溯曆史(六)(1 / 2)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嶽飛功高蓋主,由不得皇帝不對他重視;二是嶽飛太過於忠心了,可惜他有點愚忠,他所有的作為可以概括為八個字‘還我河山,迎回二聖’,而這一舉動,讓當時的皇帝高宗徹底動了殺心。”

“不懂。”

“當時很混亂,大概來說就是宋朝有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高宗往南逃繼承了皇位,一開始高宗的確想要抗金的,但是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皇位坐的很穩,而假如真的抗金成功了,要是把那兩個皇帝迎回,自己算什麼?一山不容二虎是兒童都知道的俗語,那麼一朝有三個皇帝呢?想到這邊,高宗猶豫了,甚至不想抗金,隻想維護和平,因此不惜割地賠款,隻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

“那他就想除掉‘還我河山,迎回二聖’的嶽飛?”

“沒錯,因為嶽飛雖然非常忠誠,但是在根本利益上和高宗起了衝突,這衝突是絕不可能調解的,因此,嶽飛從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死亡。”

“那麼這些和諸葛亮有什麼關係呢?”

“嶽飛能獲得這麼大的成功,在當時的諸多將領如韓世忠、吳氏兩兄弟等人中脫穎而出,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他手下有一群神秘部隊,叫做‘背嵬軍’,後人稱為‘嶽家軍’。”

“背嵬軍?什麼意思?”

“從字麵上看是指背著酒葫蘆的軍隊,其實,他們同樣是異能者。”

“異能者?諸葛亮教的?”

“是的,諸葛亮這次沒有傳授嶽飛異能,而是傳授給他如何培養超級戰士的技巧,以及自己那本早就失傳的《兵法廿四篇》中的內容,後來嶽飛臨死前在獄中將這些全部記下想要留給後人繼續抗金,這本書就是《武穆遺書》,可是世人從未找到,其實它被諸葛亮拿走了。”

“怪不得……”鳳凰應了聲,對於後半段話似乎沒興趣,“那麼嶽飛培養的異能者肯定和諸葛亮培養的異能者差距不小吧?”

“這是自然,但是僅此而已也就夠了,”說到這邊,夢魘突然看著7,“嶽飛培養出來的戰士,和你差不多,都是在力量速度敏捷上很強悍的人。”

“……”7沉默了會兒,疑惑道,“難道古代就有類似於基因克.隆的技術?”

“古代當然沒有,但是在本質上講也差不多,隻不過現代是通過科技改變基因達到目的,而古代是通過秘術改變基因來達到目的。”

“玄學……秘術……”7搖搖頭,這些東西太神秘了,神秘到他雖然感興趣,但又不願去接觸。

“然後自然就如料想的那樣,金軍的拐子馬和鐵浮圖再怎麼強悍,也敵不過在基因上發生了質變的背嵬軍,因此嶽飛屢戰屢勝,險些攻陷金都,迎回二聖。”

“那為什麼嶽飛沒能成功?”

“因為諸葛亮出麵了。”

“他?就像阻止冉閔那樣?難道順應嶽飛的作為也會有不利的影響嗎?”

“是的,諸葛亮通過卦術,看到假如順應其自然,嶽飛便會迎回二聖,將金人打退到簫關以東,自此金人便很難南侵,而宋朝也會有三個皇帝,君權的矛盾,老臣和新臣,主戰和主和,忠臣和奸臣間的對立,會讓本就陷在動蕩邊緣的宋朝再次動蕩,這不是諸葛亮想看到的,因此他操縱了高宗的思維,讓他不惜一切代價,也務必阻止嶽飛繼續進攻,於是就有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的故事,而嶽飛回來後,便以叛亂的罪名被處死。”

“之後就像我開始說的那樣,史書上對於嶽飛的很多事跡加以刪減,並給他扣了個‘不尊皇命意圖謀反’的罪名,不過幸好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縱使官方文獻如此記載,但是嶽飛的英勇事跡依舊流傳在民間,所以這麼一個所謂的‘企圖謀反’的大罪人,卻被百姓尊稱為嶽王爺還設廟祭奠,是不是很諷刺?”

“諸葛亮這麼做,真的讓社會安定了嗎?”

“嗬嗬,所謂的未卜先知,其實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自古以來雖然就已經存在,但一直不是很準,未來雖然可以占卜,但是其間的變數卻也很大,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蝴蝶扇動翅膀可能會引起颶風’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即便是普通人,有時候他們的作為也可能影響曆史的走勢,所以諸葛亮看到的未來也隻是個大概,不過卻都有道理。”

“什麼道理?”

“你沒發現嗎?雖然最終社會依舊動亂,但是諸葛亮卻大大延緩了它的時間或者是程度,比如說按照真實情況下冉閔的暴.政和宋朝的分立,這些都被諸葛亮避免了,說到底冉閔和嶽飛隻是犧牲品,為了全國百姓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