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間是講究緣份的。
陳無方跟李達明兩人雖然在年齡上相差十多歲,但兩人相識以來,十分投緣,李達明在石城的時候,有機會,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事情,甚至陳無方有時候會把自己工作上的一些難以決斷問題拿出來,聽取李達明的意見。
李達明雖然沒有參加工作,沒有什麼經驗,但是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有些時候對人性有些的認識,加上置身處事外,處在旁觀者的位置,雖然許多時候陳無方說得比較隱晦,但是李達明的思想總能給陳無方啟示。
特別是李達明的性格,待人真誠,做事認真、踏實,很少有什麼雜念,這種不帶有任何目的性、沒有任何心機的交往,讓身處在各種關係糾纏中的陳無方,倍感親切,十分高興。
在李達明覺的眼中,陳無方就像一個老大哥一樣,對他的十關心、愛護,沒有城裏人的那種自以為是,也沒有因為自己家在農村,經濟條件不好,而看不起自己,也沒有因為自己年輕,而有什麼輕視的眼光,兩人就像是平等關係的朋友一樣,李達明覺得跟陳無方交往十分輕鬆自在,沒有什麼壓力。
所以,以前陳無方沒有提拔之前,星期六、星期日有時候會在家裏,李達明來給陳田上完課以後,兩人就在家裏聊天,吳姐做飯,然後喝酒。
加上李達明這個老師,無論是上講,還是教學,都比較活,從來不是照本宣科,總是能從一些關鍵點進行點撥,然後由陳田自己去思考,並且經常是非常靈活地采取各種陳田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對陳田打遊戲或者是打球也不是一味的排斥,甚至有時候還會陪陳田一起玩,陳田非常喜歡。有時候,陳無方夫妻批評陳田的時候,他還會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李叔叔叫的。但是玩歸玩,陳田的學習成績,卻沒有含糊,考試成績是一次比一次好。這讓本來還心存疑慮的吳姐,才放下心來,對李達明也更加好了。
因此,李達明有時候覺得跟陳無方一家相處得像一家人一樣,十分融洽,跟陳無方相處得就像兄弟一樣,十分自在。
李達明畢業後,回淮市工作以後,有機會就會給陳無方一家打電話,特別是當自己遇到的難以處理的事情的時候,總會打電話給陳無方,征求他的意見。而陳無方也十分看重李達明這個小兄弟,加上他自己畢竟是在機關幹了不少年,而且又是在省級機關,觀念、思維、角度不一樣,對很多問題看得十分透徹,因此給了李達明不少的點撥和幫助。
李達明一直說要來石城看看,幾次打電話,陳田也說想李達明了,想到淮市去看李達明,或者想邀請李達明到石城來,但是因為無論是陳無方還是吳姐工作都比較忙,陳田也上高中了,功課壓力比較緊,因此,一直也沒有成行,加上李達明自己也是身不由,每天忙得團團轉,也沒有能夠抽出時間來看陳無方一家。
這一次到石城來,雖然比較匆忙,時間安排的也比較緊、比較短,但是還是決定到陳無方家裏來看一趟,看看他們一家。
聽說李達明要來,本來陳無方今天晚上是有活動的,也被他找借口推掉了,下班時間一到,他把手裏的幹部材料一收,就回家了。
不過,李達明今天來的,確實是不早,陳田在房間裏學習也不安心,已經出來看過好幾次了。不過陳無方知道李達明今天來石城的工作安排,因為事先李達明跟他已經電話聯係過了,知道他暫時脫不了身,隻是邊看書邊等。
現在見李達明終於到了,陳無方心情很高興,兒子陳田給李達明一個熊抱時,他也在旁邊笑,最後他才有機會上前跟李達明打招呼,然後上前握住李達明的手,在李達明的肩上使勁地拍了拍,說道,“不錯,不錯,比以前胖了一些,壯實了不少。”然後就拉著李達明往客廳裏走。
陳無方說的倒不是假話,畢業近二年,李達明真胖了近二十斤,以前在學校的時候體重隻有一百斤左右,瘦得像根麻杆,現在有一百二十多斤了,臉色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聽陳無方說他胖了一些,李達明笑了起來說道,“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許是共產黨的飯養人吧,以前在學校時,每頓吃一大盆,一斤多米飯,也不見長肉,現在倒好,每年長十幾斤,再這樣長下去,我都快要減肥了。”
聽李達明這樣一說,大家都笑了起來。
吳姐在後麵說道,“達明,我發現你現在也跟陳哥一樣,喜歡油嘴滑舌的了。”
李達明高興地說道,“吳姐,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陳哥油嘴滑舌的,我想可能陳哥隻對你一個人油嘴滑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