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青龍戲水(2 / 2)

羅寧的興致很好,聽到店主這麼說就笑道:“那我先給你們說說這個硯台到底是什麼樣的好東西吧。”

兩美女更加高興了:“快說快說。”

其他古董收藏愛好者對古董的知識更是十分著迷,自然很想聽,甚至有人馬上說道:“對啊對啊,給我們說說。”

羅寧整理一下剛剛得到的知識就說道:“我國的硯台曆史悠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四大名硯,這四大名硯分別是: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

端硯的材料取於粵東肇慶市的爛柯山和七星岩北麵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硯石為最佳。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以致升到我國石硯之首,長盛不衰。”

說到這,看到大家如癡如醉的樣子,羅寧接著說道:“因為這個青龍戲水台就是端硯,其他三大名硯我就不說了,你們有興趣可以查資料。”

蘇盈又催促道:“那你趕緊說說這個青龍戲水台的來曆。”

羅寧笑道:“這個硯台雖然是端硯,但是它的出世卻充滿著傳奇。據說康熙年間,在爛柯山山腳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製造端硯的技術已經延續了五代人,是遠近聞名的製硯世家。有一天,他們把運回來的材料堆放在屋外,打算留做備料。

“第二天太陽非常大,天氣很炎熱,夫妻兩個就不想出去了,打算先用那些備料來做,等小夥子去搬材料時,就看到中間一塊材料濕漉漉的,而上麵的和下麵的材料都很幹,唯獨這一塊材料是濕的,當時他沒在意,以為是哪個小孩或者是家裏養的狗撒的尿,所以從上麵搬了兩塊材料回去加工。”

說到這裏,周圍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那個店主都忘記了做生意,而那個很牛逼的男子也不看鼻煙壺和那個玉碗了,擠進來看熱鬧。

店主最著急,看到羅寧停下來就問道:“然後呢?”

羅寧就說道:“等小夥子將兩塊材料加工成雛形,交由妻子細加工後,小夥子再出來搬材料時,卻發現那塊材料還是濕漉漉的,他就感到奇怪了,因為當時正直夏天,太陽又大,石頭吸熱也很厲害,而且距離第一次搬材料已經過去了半天,可這塊材料怎麼就不幹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也就先不管它,從上麵再拿一塊材料回去加工。

“誰知到了晚上突然大雨傾盆,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雨,好在他們的房屋修在高處,沒有被洪水衝到,隻是家裏的田地被淹了不少。

接下來的兩天天氣又晴了,而小夥子看見那塊濕漉漉的石頭卻幹了,就不再管它。再過幾天後,也是大太陽的中午,小夥子又發現那塊材料開始濕漉漉的,這下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特地的將這塊材料從中間抽出來放到最上麵,讓太陽暴曬看看曬不曬得幹,結果讓他非常的吃驚,那塊材料被暴曬了整整一個下午居然一點都沒幹,小夥子叫來妻子看,並說了前幾天發現的現象,他的妻子非常聰明,聯想到上次晚上下大雨,就說了一句:既然這塊材料又濕了,那會不會今晚也下大雨呢?

男子可不相信,他說:怎麼可能,一塊破石頭還能知道下雨?他的妻子說道:我看還是試著信一次,上次下暴雨把咱們家的水稻淹了不少,我看你現在馬上去將水渠疏通,免得真的下大雨又被淹。小夥子想想也有道理,水稻就要到收割的時候了,要是再被淹今年可就不夠吃了。想到這就照辦,扛著鐵鍬去疏通水渠。”

蘇盈就插話問:“難道晚上真的下大雨了?”

羅寧笑道:“沒錯,果真如小夥子的妻子說的那樣,當天晚上又是電閃雷鳴下起了暴雨,也因為小夥子聽從妻子的話去疏通了水渠,家裏的田地居然沒有被淹,這下子兩夫妻感覺這塊石頭太神奇了!”

“天,的確是神奇,怎麼會有能預測天氣的石頭啊。”旁邊聽得入迷的人發出一聲聲驚歎。

羅寧接著說道:“他們知道這塊材料有這個神奇的功能後,就耐心的把這塊石頭整整放了兩年,在不同的季節,再分別搬到不同的環境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