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月圓之夜(3)(1 / 1)

永君收住眼淚,挽著母親走進客廳,淩雲忙著端茶倒水,謝總故作輕鬆地問候:“阿娟,好久不見了,一路辛苦啊!坐下喝杯茶吧!”又指指淩雲,主動引薦道:“這是我幾年前收養的孩子,名叫謝淩雲,我在電話裏,跟你講過……”

阿娟看看淩雲,似乎眼熟麵善、禮貌尊重,好像比永君大兩歲,也高出半個頭,便向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慰勉道:“淩雲,我早就聽說你了,曾經舍命救你爸爸,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真是難得啊!”語氣既溫和又慈愛。

淩雲本來有些忐忑,現在見阿姨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又明顯地接受了自己,心中感激,便當眾深鞠一躬,誠懇見禮道:“阿姨,您好!多謝您的誇讚!爸爸待我恩重如山,那些事,都是我應該做的!”

謝總看在眼裏、暖在心底:阿娟真是顧大局、識大體,賢淑溫良、慈母風範!得妻如此,夫複何求?他眼角的餘光,忍不住再次瞄向阿娟,發現她眼角噙淚、臉色泛白,忍不住心疼地關切道:“阿娟,你要不舒服,就去房裏歇息吧!”林氏夫婦也勸了幾句,阿娟少有出門,一日長途奔波,確感疲累,喝了幾口茶,便禮貌地謙讓告退,攜著永君去了臥房,小憩談心。

中秋之夜,一輪銀白的玉盤,皎潔的光芒吞吐著雲霧,好像明眸帶羞,輕柔地、緩慢地、嬌美地啟開了半明半暗、若隱若現的神秘麵紗,終於光彩照人地閃亮登場---高高地懸掛在浩瀚而深邃的蒼穹……

謝總誠摯相邀,阿娟不好掃興,看在林氏夫婦的臉麵,便隨同三人,欣然登上了湖邊的望月亭,觀賞美麗闌珊的夜景,回味源遠流長的思念,寄托夢寐以求的向往,沉醉把酒夜話的溫馨……

淩雲則帶著林華和永君,提著小小的紅燈籠,穿過軟軟的綠草坪,掛在望月亭下的樹枝上,然後拿出大堆的紙船,點上蠟燭,送入雲湖之中,三人興致勃勃地席地而坐,指手劃腳,笑看燭光映著月光,瀟灑飄搖,似乎已將如鏡的湖麵,碎成了一塊塊靈動的光影……

大家正感賞心悅目、歡欣鼓舞,忽見一個保安抱著一個紙箱,匆匆登上了望月亭,見過謝總後,放下了紙箱,說是特快專遞,要求親手送交謝總夫人。幾人麵麵相覷,甚感詫異:阿娟回歸的消息,一直秘而不宣,怎麼才到不久,快遞就接踵而來?是誰預先得知了消息,專程送來賀禮?阿娟在家之時,常常足不出戶,少有與人交往,難道是她娘家的親戚?但也不會故意回避,再以這種神秘的方式送禮啊……謝總既感好奇,又存疑惑,但又不好上前開箱,隻偷眼瞧了瞧紙箱上的快遞單,好像並未標注寄件地址,謝總頗感失望。

阿娟見他有些患得患失,心中實在好笑,知他疑心病重,占有欲強,以前,自己怕惹是非,導致嫌疑,常年閉門謝客,深居簡出。不過,自己婚前確有閨中密友,婚後各奔東西,少有聯係,莫非,是她們……唉,我行得端、坐得正,又怕他何來?於是,當著眾人,正大光明地開拆紙箱,剛剛剪開封口,箱內突然傳來古裏古怪的聲音……